| 1. 难度:简单 | |
|
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
| 2. 难度:简单 | |
|
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 可知,在某不变电场中的同一点: A.电场强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 B.无论检验电荷所带的电量如何变化,F/q始终不变 C.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大,该点的电场强度强 D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则P点的场强一定为零
|
|
| 3. 难度:中等 | |
|
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移动,则: A.电场力做正功; B.电场力做负功; C.电场力不做功; D.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取决于q的正负。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只有带电时才称电容器 B.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C.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荷量之和叫做电容器的带电量 D.电容器的电容跟极板所带电荷量成正比,跟极板间电压成反比
|
|
| 5. 难度:中等 | |
|
在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的连线上,有与连线中点O等距的两点a、b,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场强矢量相同 B.a、b两点的电势相同 C.a、O两点间与b、O两点间的电势差相同 D.同一电荷放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同
|
|
| 6. 难度:简单 | |
|
对电流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A.通过导体的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B.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大,电流越大 C.电流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 D.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
|
| 7. 难度:简单 | |
|
甲.乙两根异种材料的电阻丝,其长度之比是 1:5, 横截面积之比是 2:3, 电阻之比是 2:5, 外加电压之比是 1:2, 则甲、乙两根电阻丝的电阻率之比是: A.2:3 B.3:4 C.4:3 D.8:3
|
|
| 8. 难度:简单 | |
|
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会发生改变 B.电源电动势就是接入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量的电压 C.电源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与是否接外电路无关 D.电源电动势与电势差是一回事
|
|
| 9.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0V和0.1A,电流表的内阻为0.2Ω,那么有关待测电阻Rx的说法正确的是:
A.Rx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B.Rx的真实值为100Ω C.Rx的真实值为100.2Ω D.Rx的真实值为99.8Ω
|
|
| 10.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
A.
|
|
| 11.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甲、乙两个带粒子经过a点时动能相同,甲粒子的运动轨迹为acb,乙粒子的运动轨迹为adb.由此可以判定:
A.甲粒子经过c点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动能相等 B.甲、乙两粒子带同种电荷 C.甲粒子经过b点时的动能小于乙粒子经过b点时的动能 D.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电势能小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电势能
|
|
| 12.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电路中,C2=2C1,R1=2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电容C1的电量 B.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电容C2的电量 C.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电容C1的电量 D.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电容C2的电量
|
|
| 13.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个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cm的圆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15v,UB=6v,UC=-3V 由此可得A、D连线中点的电势为:
A. 3v B. 6v C. 9v D. 10.5v
|
|
| 14. 难度:中等 | |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由于电阻元件发生短路或断路故障,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则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故障:
A.R1短路 B.R2短路 C.R3短路 D.R1断路
|
|
| 15.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电阻,R1、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将R2的滑动触点由a端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
|
| 16. 难度:中等 | |
|
如图电路,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电 阻R1、R2和R3的阻值都相同.在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下,若将开关S1由位置1切 换到位置2,则: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池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小 C.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变小 D.电源的效率变大
|
|
| 17.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左极板接地,中间有小孔.右极板电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电子原来静止在左极板小孔处.(不计重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必将始终向右运动,直到打到右极板上 B.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极板间振动 C.从t=T/4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必将在两极板间振动 D.从t=3T/8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必将从左极板上的小孔中穿出
|
|
| 18. 难度:中等 | |
|
一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Ig=1mA,表头电阻Rg=50Ω,若改装成量程为Um=3V的电压表,应再___联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
|
|
| 19. 难度:中等 | |
|
有一电源,为了研究它的输出特性,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按图示的方式连接在它的输出端A、B之间。实验时根据记录的多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画出了如图所示的U—I图线。若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则:
(1)从图线上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测=_____V,内电阻r测 =_____ (2) 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 按图示的方式连接所测得的电源电动势为E测_____ 电源电动势的真实值E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
| 20. 难度:中等 | |
|
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____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重新____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____Ω。
|
|
| 21. 难度:中等 | |
|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是 mm、 A、 V.
|
|
| 22. 难度:中等 | |||||||||||||||||||||||||
|
小电珠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利用下列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0~10 Ω)、电源、小电珠、开关、导线若干来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电珠上的电流和电压):
(1)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2)在图中画出小电珠的I-U曲线. (此题直接作答于答题卷处)
|
|||||||||||||||||||||||||
| 23. 难度:中等 | |
|
电解槽A和电炉B并联后接到电源上,电源内阻r=1 Ω,电炉电阻R=19 Ω,电解槽电阻r0=0.5 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炉消耗功率为684 W;S1、S2都闭合时电炉消耗功率为475 W(电炉电阻可看作不变).试求: (1)电源的电动势; (2)S1、S2闭合时,流过电解槽的电流大小; (3)S1、S2闭合时,电解槽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功率.
|
|
| 24. 难度:中等 | |
|
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m=0.1kg、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中小球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0=10m/s竖直向上抛出,(取sin37°=0.6,cos37°=0.8 ,g=10m/s2)求运动过程中: (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及方向; (2)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水平位移为多大? (3)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