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车自西向东做匀加速运动,乙车由南向北做匀速运动,到达O位置之前,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运动轨迹大致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
2.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的加速度为4m/s2 B.乙的速度为1.3m/s C.3s末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3s内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 |
3. 难度:中等 | |
在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某点P,放一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为F.如果将q移走,那么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 B. ![]() C.qF D.0 |
4. 难度:中等 | |
薄铝板将同一匀强磁场分成Ⅰ、Ⅱ两个区域,高速带电粒子可穿过铝板一次,在两个区域运动的轨迹如图,半径R1>R2,假定穿过铝板前后粒子电量保持不变,则该粒子( )![]() A.带正电 B.在Ⅰ、Ⅱ区域的运动时间相同 C.在Ⅰ、Ⅱ区域的运动加速度相同 D.从区域Ⅱ穿过铝板运动到区域Ⅰ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坚直方向上,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a、b,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当物体平衡时,如果( )![]() A.a被拉长,则b一定被拉长 B.a被压缩,则b一定被压缩 C.b被拉长,则a一定被拉长 D.b被压缩,则a一定被拉长 |
6. 难度:中等 | |
![]() A.水下落的加速度为8m/s2 B.水从喷嘴到地面的时间为0.4s C.水从喷嘴喷出后动能不变 D.水从喷嘴喷出的速率为10m/s |
7. 难度:中等 | |
由于轨道调整的需要,“嫦娥二号”绕月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减小,则它的( ) A.线速度变小 B.加速度变大 C.周期变大 D.向心力变大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随扶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 A.人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B.支持力对人做正功,人的动能增加 C.合外力对人不做功,人的动能不变 D.合外力对人不做功,人的机械能不变 |
9. 难度:中等 | |
静电场中,可以根据( ) A.场强的强弱判断电势的高低 B.电势的高低判断场强的强弱 C.电场线方向判断电势的高低 D.电场线方向不能判断场强的强弱 |
10.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①______;②______.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 |
11. 难度:中等 | |
某实验小组利用提供的器材测量某种电阻丝(电阻约为20Ω)材料的电阻率.他们首先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与接线柱c相连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1Ω);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5Ω);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2Ω);电阻箱R(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 他们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 B.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并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闭合开关S; 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使电流表满偏,记录电阻箱的示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F.断开开关,拆除电路并整理好器材. (1)小明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这次直径的测量值d= mm; (2)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 (选填“A1”或“A2”); (3)小明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L关系图线,图线在R轴的截距为R,在L轴的截距为L,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可求出这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ρ= (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绝缘的光滑圆弧曲面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曲面最低点.曲面上的A点与曲面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夹角θ=37°.曲面所在区域和B点左下方的区域内都存在电场强度大小都为E的匀强电场,方向分别是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开始时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处于A点恰好保持静止.此后将曲面内的电场撤去,小球沿曲面下滑至B点时以大小为v的速度水平抛出,最后落在电场内地面的P点,P点与B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 已知tan37°=0.75,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的带电性及电荷量q. (2)小球运动到P点瞬间的速度vP的大小. ![]()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半径r=0.2m的1/4光滑圆弧形槽底端B与水平传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4m/s,长为L=1.25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DEF为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一段内壁光滑的中空方形细管,EF段被弯成以O为圆心、半径R=0.25m的一小段圆弧,管的D端弯成与水平传带C端平滑相接,O点位于地面,OF 连线竖直.一质量为M=0.1kg的物块a从圆弧顶端A点无初速滑下,滑到传送带上后做匀加速运动,过后滑块被传送带送入管DEF,管内顶端F点放置一质量为m=0.1kg的物块b.已知a、b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a、b横截面略小于管中空部分的横截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滑块a到达底端B时的速度vB; (2)滑块a刚到达管顶F点时对管壁的压力; (3)滑块a滑到F点时与b发生完全非弹性正碰,飞出后落地,求滑块a的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x(不计空气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