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为质点 B.质点作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位移就是路程 C.速度、位移、加速度都是矢量 D.“第2s内”表示一个时刻 |
3. 难度:中等 | |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瞬时速度不为零时,平均速度可以为零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是指瞬时速度 D.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能表示时间间隔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 |
4. 难度:中等 | |
汽车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 ) A.30m B.40m C.210m D.120m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 ) ①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v1:v2:v3=3:2:1 ②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 ![]() ③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 ④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木棒,靠在固定光滑圆球上处于静止状态.木棒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棒受到的作用力为( )![]() A.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支持力 B.重力和地面给它的摩擦力 C.重力、地面给它的支持力、球给它的支持力以及地面给它的摩擦力 D.重力、地面给它的摩擦力和球给它的支持力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是一条抛物线,方程为x=-5t2+4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大位移是80m B.质点的初速度是20m/s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 D.t=4s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F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N/kg)( )![]() A.10N,向右 B.10N,向左 C.20N,向右 D.20N,向左 |
9. 难度:中等 | |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加速度a>0,当a值减小时(a仍大于零)则质点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逐渐增大 B.速度和位移都只能逐渐增大到某个定值 C.速度增大,位移趋近于某个定值 D.速度逐渐增大,位移也逐渐增大 |
10. 难度:中等 | |
A从h高处自由下落,B从h/2高处自由下落,若想两物体同时落地,则A从h高处静止释放后,间隔多长时间释放B( ) A. ![]() B. ![]() C. ![]() D. ![]()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中v与t成正比 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大小成正比 C.静止物体也可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
13. 难度:中等 | |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可以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b、c、d后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a=1m/s2 B.vc=3m/s C.vb=2m/s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
16. 难度:中等 | |||||||||||
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
17. 难度:中等 | |
台球以10m/s的速度沿垂直与框边的方向撞击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0.1s,则台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m/s2,方向为 . |
18. 难度:中等 | |
用手按图钉对墙壁产生20N的压力,这个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在做“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7点,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2.73cm,1、2间的距离x2=3.12cm,2、3间的距离x3=3.51cm,3、4间的距离x4=3.90cm,4、5间的距离x5=4.29cm,5、6间的距离x6=4.68cm (f=50Hz)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关于打点计时器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应该是低压直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高低 C.打出的点迹不够清晰的原因可能是电源电压偏低 D.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2)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表中.
![]() |
20. 难度:中等 | |
一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了2cm,用弹簧测量此物体的重力时,弹簧伸长了10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21. 难度:中等 | |
2010年10月1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太空.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使我国的探月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某同学发现火箭离开2号发射塔前的最后1秒内,上升了大约42米,假设火箭离开发射塔过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2m/s2,求2号发射塔的高度.![]()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AB=3m,物体以2m/s的初速度由A向B运动. (1)若物体以加速度大小为0.8m/s2做匀减速运动,则物体将停在什么位置? (2)若物体先以加速度大小为0.8m/s2做匀减速运动,再以加速度大小为0.4m/s2做匀减速运动,使物体恰好到达B点.物体应该从何位置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0.4m/s2做匀减速运动直到B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