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最早测出了引力常量 B.当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光子 C.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磁通量变化的大小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雨天,空气相对湿度较小 B.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小 C.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体积的总和 D.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结果 |
3. 难度:中等 | |
![]() A. ![]() B. ![]() C. ![]() D. ![]() |
4. 难度:中等 | |
![]() A.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B.气体温度降低 C.气体的内能增大 D.气体密度加大 |
5. 难度:中等 | |
![]() A.T的周期大于S的周期 B.T的速率大于S的速率 C.T的向心加速度大于S的向心加速度 D.S须加速后才能与T实现对接 |
6. 难度:中等 | |
![]() ![]() A.加速度更大 B.初速度更大 C.动能增量更大 D.两次的电势能增量相同 |
7. 难度:中等 | |
![]() A.t1时刻车速更小 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小 C.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大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 |
8. 难度:中等 |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 B.衰变释放的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C.铯、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故会发生质量亏损 D.核裂变遗留物铯、钡等原子的质量可能比铀原子质量更大 |
9. 难度:中等 | |
图乙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原线圈与如图甲所示的交流电连接.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1=5Ω,热敏电阻R2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 )![]() A.电压表示数为 ![]() B.R1的电功率为0.2W C.R1电流的频率为50Hz D.R2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
10. 难度:中等 | |
(1)某研究小组为测量一个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所示安装; ![]()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与纸带所受的阻力恒定).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所示(已知纸带左端与小车相连). 请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______m/s (b)电动小车关闭电源后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c)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 (2)①实验小组认为用一只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和电阻箱,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比常规的伏安法更准确.若电流表内阻阻值为RA,则测量的方法与步骤是: A.将电阻箱阻值R调到最大,闭合S后观察电流表示数,然后______,使电流表中的示数指到某两个恰当的值,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R2及对应的电流I1、I2; B.根据以上的数据及______定律,建立方程组,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与内阻r.该方程组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②现在手头只有一个电流表,只知其内阻很小,却不知具体阻值.为了测出该电流表的内阻,她们找来了如图乙所示两节干电池等实验器材.请你用笔画线将图中的实物连接成能测出电流表内阻的电路.注意滑动变阻器串连接入电路起限流作用,开关闭合前其阻值应______. ![]() |
11. 难度:中等 | |
![]() ![]() (1)以CD所在的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面,小物体滑到圆弧轨道A点时的机械能是多少? (2)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 (3)斜面高h. |
12. 难度:中等 | |
![]() (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碰后P球在电、磁场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P从电、磁场中出来时的速度大小; (3)P从电、磁场中出来的时刻,Q所处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