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凋亡不受基因控制

B. 癌细胞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C. 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 正常细胞中具有原癌基因,其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B. a和b两段都要消耗ATP

C. 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D. d段的主要变化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解离后的根尖直接放入龙胆紫溶液中染色

B. 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细胞数目比分裂间期细胞多

C.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某个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D. 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可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 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 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观察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结构,已知着丝点含有DNA分子中一段特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着丝点的分裂意味着有丝分裂已经进入后期

B. 着丝点序列可存在于间期染色体(质)中

C. 由图推测,着丝点可能是纺锤丝结合的部位

D. 用核酸酶彻底水解着丝点,可得到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 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遗传物质也不同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

B. 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 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 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8年我国科学家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自体肺干细胞移植再生:从肺病患者的支气管中刷取干细胞,移植到肺部的病灶部位,成功实现了损伤组织的修复替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上述资料表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 移植干细胞后发生了细胞分裂与分化

C. 移植后的干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 干细胞能移植成功说明其形态结构与肺部其它细胞相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 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 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D. 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

B.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的增加,使其易扩散转移

C. 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D. 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可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概念与实例的相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B. 纯合子——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

C. 等位基因——基因A和a    D. 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F2的性状类型比为3:1

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 F2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比为1:2:1

D. 测交后代的比为1:1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根据如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 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C. F2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代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是1/4

D. 黄斑是隐性性状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食物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队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  B.  C.  D.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某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的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W基因控制红花,WP基因控制红斑白花,WS基因控制红条白花,w基因控制白花,其显隐性关系为W>WP>WS>w。某红花植株和任意植株杂交,子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A. 2种;1:1    B. 2种;3:1

C. 3种;2:1:1    D. 4种;1:1:1:1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镶嵌显性是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在1946年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的一种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下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结果,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分离规律

B. F2中的黑缘型与均色型均为纯合子

C. 除去F2中的黑缘型,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F3中新色斑型占1/3

D. 新类型个体中,SA在鞘翅前缘为显性,SE在鞘翅后缘为显性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

A. 1/4    B. 1/8    C. 1/16    D. 1/6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甲与乙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各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F2中与亲本(甲与乙)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3/8,则亲本甲与乙的基因型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牵牛花的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显性,阔叶基因(B)对窄叶基因(b)显性,它们独立遗传。将红花窄叶纯系植株与白花阔叶纯系植株杂交,F1植株再与“某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植株数分别为354、112、341、108。“某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

A. RrBb    B. rrBb    C. Rrbb    D. RRbb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

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

A. 2∶2∶1∶1 B. 1∶1∶1∶1

C. 9∶3∶3∶1 D. 3∶1∶3∶1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所控制;显性基因A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花色的种类和比例是( )

A. 3种;9∶6∶1

B. 4种;9∶3∶3∶1

C. 5种;1∶4∶6∶4∶1

D. 6种;1∶4∶3∶3∶4∶1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果蝇的体色有黄身(A)、灰身(a)之分,翅形有长翅(B)、残翅(b)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果蝇体色、翅形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

C. 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进行测交,其子代有3种表现型

D. 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个体占25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某植物的花色受自由组合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 白:粉:红,4:3:9    B. 白:粉:红,3:12:1

C. 白:粉:红,4:9:3    D. 白:粉:红,6:1:9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子代,则子代的成熟植株中(  )

A. 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 有9种基因型

C. 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 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阅读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将苏丹红一号染料直接注射入小鼠膀胱后(小鼠正常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膀胱被诱发产生了癌症.

资料2:从小鼠膀胱癌细胞中分离导致细胞癌变的ras基因,将其与正常细胞相应的DNA片段比较,癌变的ras基因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变化,使原癌基因控制编码第12个氨基酸的密码子GCC(甘氨酸)变成了GUC(缬氨酸).这种突变ras的肿瘤蛋白,能持续促进细胞增殖.

(1)苏丹红一号染料属于_____致癌因子,它可使_________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2)A图为小鼠膀胱癌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B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变化.

①从A图可知,癌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B图中的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A图中的_______期.

②二氯甲二乙胺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能够阻止参与DNA分子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用二氯甲二乙胺处理后,B图中DNA含量为_______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

③根据图示,S期细胞数是______千个。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某学生在学校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亲代类型

子代类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双亲均为能弯曲

双亲中只有一个能弯曲

双亲全为不能弯曲

拇指能弯曲

480

480

0

拇指不能弯曲

288

448

子代均为不能弯曲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你根据表中第_____组婚姻状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第二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_________.若第一组的一个同学是拇指不能向背侧变曲,请推测他的一个哥哥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的概率是_____.根据表中的遗传情况分析,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遗传符合_____定律.但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_____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某种动物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E和e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并且 当F存在时,E基因不能表达,某人做了相关的杂交实验,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白色×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1)该实验反映了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_____对等位甚因控制,该动物控制体色的基因的遗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两亲本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別为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

(3)如果F2黑色个体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同,现让F2中的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

(4)现有一黑色雄性个体和多只基因型为eeff(甲)、eeFF(乙)的雌性个体,要确定黑色雄性 个体的基因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①设计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