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舒兰市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①和②的操作是同时进行的

B. ①操作的对象是母本

C. ②操作是人工传粉

D. ①和②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是 (    )

A. 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B. 对父本进行去雄并采集花粉

C.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D. 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猫的白毛与狗的蓝毛    B. 人的身高与体重

C.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 兔的长毛与短毛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等位基因是指

A.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B.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C. 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D.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测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通过测交来获得有优良性状新品种    B. 通过测交来确定被测个体的遗传组成

C. 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有可能稳定遗传    D. 测交亲本中必有隐性纯合体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B. 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体的基因型也相同

D. “测交实验”是对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

A. 一定是白色的    B.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 一定是黑色的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B.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

D. 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孟德尔在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类比推理法    B. 假说演绎法    C. 直接观察法    D. 物理建模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

A. 在代表雌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50个,在代表雄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100个

B. 每次抓取之前摇匀桶中小球

C. 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

D. 抓取10次之后就进行统计分析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A. 只有一对等位基因    B. 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

C. 可能有多对等位基因    D. 最多一对等位基因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

B. 图乙细胞不会出现在生殖器官中

C. 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

D. 该生物减数分裂时可形成两个四分体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b、c分别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B. 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

C. JK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

D. 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受精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的是

A.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 着丝点分裂

C.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D.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则随之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应(   )

A. Ab、aB、Ab    B. aB、AB、aB

C. AB、AB、ab    D. AB、aB、Ab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A. 5条    B. 10条    C. 15条    D. 20条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相比,精子形成过程特有的是

A. 染色体数目减半    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 精子细胞的变形    D.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①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只黑山羊是否为纯合子

③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④不断提高小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A. 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 自交、测交、杂交、自交

C. 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 测交、杂交、杂交、自交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

B. 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 测交可用来检测杂种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让Aa的植株自花授粉,在所结的30粒种子中,表现A性状的有13粒,表现a性状的有17粒。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 配子的形成不正常

B. 获得的种子太少

C. 部分 Aa 的种子未表现出 A 的性状

D. 这一比例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假说内容

B.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和“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假说内容基本相同

C. 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一定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A. 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B.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 在减数分裂中能配对的染色体    D. 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对这一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 此时有两个四分体,两对同源染色体

C. 1号染色体与2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 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一定是1与3号、2与4号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图中①~④表示某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连续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③→④过程中

B. 处于①和③时期的细胞分别为精(卵)原细胞和次级精(卵)母细胞

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③时期

D. 图中b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相对数量的变化,c表示细胞内染色单体相对数量的变化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 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全部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 全部等位基因的分离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着丝点分裂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C.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在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以下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是

A. 初级精母细胞    B. 精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体细胞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而且细胞质也是均分的

C.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 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在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中,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F1显隐性的性状分离比为1:0 B. F2显隐性的性状分离比为3:1

C. F2的遗传因子组成之比为1:2:1 D. 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

B. 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C. 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

D. 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与N→R的过程相同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a

B. 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

C. 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D. 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如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A. 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B. 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C.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B. 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C. 细胞甲不可能再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D. 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下列三条曲线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在如图甲、乙、丙中的①②③④中均涉及染色体数目减半,其中“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8、4、4,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

B. 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

C. 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现有四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依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扁盘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品种植株与实验1的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基因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请写出(3)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种果蝇的精原细胞(含四对同源染色体)分裂产生精子细胞的示意图,其中图Ⅳ细胞中只表示了部分染色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Ⅱ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每个细胞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___个染色单体。

(2)图Ⅳ细胞表示的时期应该在方框___________填①或②)的位置)。

(3)图Ⅲ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是①阶段细胞的________

(4)假定该果蝇的三对常染色体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则这个精原细胞可生__________种精子。

(5)请画出与该果蝇不同性别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示意图并标注名称_____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两对性状分别用A与a、B与b表示。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D: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1∶1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

(5)若利用上述材料模拟了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①F1的性状应为___________,F2的性状有___________种,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_

②某小组计算出本组的F2中亲本性状比例为3/8,请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2中与F1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哺乳动物某器官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回答问题:

(1)根据题干和图像,推测该器官为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B和D中分别含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_______(填字母)。

(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3)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细胞图像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详细信息
40. 难度:困难

如图表示果蝇(2N=8)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染色体数/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细胞内有8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在________段。

(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在________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3)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________段。

(4)cd段时,H的值为________。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含量的值会比H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图甲表示一生物某器官切片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某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图丙表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的②细胞可知此生物的性别为______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图甲的①③细胞可对应图乙中________段,图乙中的________段和图丙中的________段均表示细胞着丝点一分为二,表示细胞一分为二的是图丙的________段。

(3)图乙中的ab段和图丙中的________段都有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4)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丙的________段。

(5)“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现象与图丙中________段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