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B. 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过程均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C. 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无需接种酵母菌,发酵条件只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即可 D. 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
|
|
| 2. 难度:简单 | |
|
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 ) A.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1/3的空间 B. 制葡萄醋的温度比葡萄酒的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 C. 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18-25℃ ,时间应控制在10~12d D. 应用清水反复冲洗葡萄,以达到相应的卫生标准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 腐乳制作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是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C. 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 D. 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沸水消毒,装瓶时,应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B.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不会直接使人患癌症 C.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以分解蛋白质和果胶 D. 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
|
| 5.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亚硝酸钾来检验 B. 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C.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中,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增加亚硝酸盐的溶解度 D. 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
|
| 6. 难度:简单 | |
|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 ③⑤②①④⑥ B. ⑤③②①④⑥ C. ⑤②③①④⑥ D. ⑤③②④①⑥
|
|
| 7. 难度:简单 | |
|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关于倒平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等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B. 培养基灭菌后在倒平板之前,还需对PH进行调节 C. 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 D. 等待平板冷却 5~10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
|
| 8. 难度:中等 | |
|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平板划线法接种时,只需在每次划线操作之前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即可 B. 溶化牛肉膏时,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 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 D. 观察菌落时,应将培养皿盖拿掉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
|
| 9. 难度:中等 | |
|
分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中,无法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 B. 未对土壤样液进行稀释就进行涂布培养 C.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 D. 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
|
|
| 10. 难度:中等 | |
|
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选择作用应用刚果红染色剂进行鉴定 B. 选择培养时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C. 选择培养时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 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生存
|
|
| 11. 难度:中等 | |
|
下列有关微生物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将尿素转化为氨,使得培养基的酸碱度降低 B.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C. 纤维素酶只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 刚果红染色法只能在倒平板的时候加入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下列不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 A. 培养金黄色葡萄菌所用的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B. 分离自生固氮菌所用的无氮培养基 C. 加入伊红和美蓝用于检测大肠杆菌的培养基 D. 培养分解尿素细菌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
|
| 13. 难度:中等 | |
|
蓝莓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某同学尝试用蓝莓来制作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 (1)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的制作依次利用了酵母菌和醋酸菌两种微生物,两者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蓝莓果酒时一般要先通气,通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 蓝莓果皮中的色素会释放到发酵液中,使果酒颜色加深。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可用________________观察酵母菌,并用________________检测酒精的存在与否。 (3)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醋酸味,请写出这一变化过程涉及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酿制蓝莓果酒时,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清毒处理,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
|
|
| 14. 难度:简单 | |
|
某个生物兴趣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课外探究活动。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先将切好的豆腐块放置在笼屉内,笼屉中的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为使毛霉发酵充分,必须提供适宜的温度和____________等条件。 (2)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封腌制时添加卤汤,卤汤是由________及各种________配制而成的。前者含量过高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 (4)腐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参与这些物质变化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5. 难度:简单 | |
|
泡菜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深受群众喜爱,但是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某兴趣小组欲制作泡菜并检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腌制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项)。 (2)泡菜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的测定可用比色法,因为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 (3)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腌制过程中,坛中溶液量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6. 难度:简单 | |
|
“手机上的细菌比马桶上的还多?”央视和北京卫视的记者都做实验对手机和马桶上的细菌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试验需制备培养基,制备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______。(用下列字母和箭头排序) a. 倒平板 b. 计算 c. 熔化 d. 称量 e. 灭菌 (2)根据图中结果可知,两电视台展示的实验均采用_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该方法使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 (3)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__等特征(至少两项2分),可知手机和马桶上都存在多种微生物。 (4)两电视台实验操作准确无误,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员按图中方法取样,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从10mL菌悬液中取出1mL,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5、36和37,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__个/cm2,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结果偏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7. 难度:中等 | |
|
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进行酵母菌培养时,为检验使用的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甲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从接种后酵母菌生长情况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填“工程酵母菌”或“普通酵母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