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成人身体有数以亿计的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 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
|
2. 难度:简单 | |
医院确认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结果是 A.加入本尼迪特试剂 ,出现红黄色沉淀 B.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 C.加入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 D.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
|
3. 难度:简单 | |
在污水处理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阳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了细胞膜的 A.免疫功能 B.细胞识别功能 C.流动性结构特点 D.选择透性功能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A. 染色体B. 液泡C. 核糖体 D. 叶绿体
|
5. 难度:简单 | |
低等植物和动物共有的、在细胞分裂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 B.中心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B.它们的基质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C.它们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膜为双层膜, 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核仁与DNA的合成有关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与代谢无关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0、N、P B. 原核细胞内不存在RNA C. 真核细胞内的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 D. 细胞中的有机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无机物是稳定不变的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子进入所有真核细胞的方式均相同 B.在肺中交换气体时,氧气可以从低浓度扩散到高浓度 C.甘油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和载体的数量 D.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甲、乙、丙是自然界中部分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可代表的生物类型是( )。 A.动物、高等植物、单细胞藻 B.高等植物、动物、单细胞藻类 C.动物、单细胞藻类、高等植物 D.单细胞藻类、动物、高等植物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结构中,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膜结构细胞器有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核糖体 ⑤高尔基体 ⑥溶酶体 ⑦核膜 ⑧中心体 A.①②③⑤⑥⑦ B.②③⑤⑥ C.②④⑦⑧ D.②③⑦⑧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项不是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
14. 难度:简单 | |
在探索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水在生命中的意义表现为 A.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在生物体内可以流动 C.能与蛋白质结合 D.生化反应要在水中进行
|
15. 难度:简单 | |
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进行需氧呼吸 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 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16.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蛋白质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是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
17. 难度:简单 | |
新宰的畜、禽,如果立即把肉做熟了吃,肉老而口味不好。过一段时间再煮,肉反而鲜嫩。这与肌细胞中哪一种细胞器的作用有关( ) A.核糖体 B.溶酶体 C.线粒体 D.中心体
|
18. 难度:简单 | |
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把二磷酸腺苷转变成三磷酸腺苷的场所在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和细胞溶胶 C.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D.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
19. 难度:简单 | |
制备细胞膜时,通常选取的细胞和处理的方法分别是 A.红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B.白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 C.红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 D.白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
20. 难度:简单 | |
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C.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
|
21. 难度:简单 | |
2009年10月7日,美国、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分布 B.核糖体是蛔虫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唯一共有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C.支原体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于细胞溶胶中,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 D.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一般是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
|
22. 难度:简单 | |
广告语“聪明的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
23. 难度:简单 | |
由51个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质的过程中共脱水48个,则形成的肽键数目、该蛋白质含多肽链的条数、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的氨基数目各是 A. 48、3、51 B. 50、3、3 C. 48、3、48 D. 48、3、3
|
24. 难度:简单 | |
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结构单位和细胞中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葡萄糖、叶绿体 B.葡萄糖、核糖体 C.氨基酸、核糖体 D.氨基酸、高尔基体
|
2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四种生物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分解 B.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 C.丙的遗传物质是RNA D.丁细胞的需氧呼吸被抑制会影响细胞对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吸收
|
26.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红黄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 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
27. 难度:简单 | |
下图甲是哺乳动物M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红细胞裂解后正常、外翻性小泡的形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红细胞细胞内液与90 mmol·L-1NaCl溶液浓度相当 B.250 mmol·L-1NaCI溶液不影响该细胞代谢 C.细胞裂解及小泡的形成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外翻性小泡膜外侧可能不含有信号分子的受体
|
28. 难度:简单 | |
将红甜菜根的切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一段时间,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获得相应的浸出液。测量其中花青素的吸光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膜通透性与处理温度成正比 B.温度低于40℃的溶液中没有花青素 C.花青素运输受膜上载体活动影响,温度越高活动越强 D.60℃处理后,膜通透性大大增加
|
29. 难度:简单 | |
假设将标号为A、B、C的同一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在a、b、c 3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结构②在3种溶液中的颜色差异显著 B.结构②在实验前后体积变化最大 C.实验后结构③浓度变为A>B>C D.结构①的体积在实验前后有少许变化
|
30.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和124个肽键 B.图1的肽链完全水解需要123个水分子 C.从图2可推知图1的肽链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
31. 难度:简单 | |
澳州罗宾·华伦和巴里·马歇尔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胃炎、胃溃疡和十二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感染造成的。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质 C.构成细胞的物质中不含纤维素,但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D.细胞内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蛋白质成分
|
32. 难度:简单 | |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3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的红细胞吸收K+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耗能
|
34. 难度:简单 | |
当条件满足时,20个腺苷和80个磷酸基团最多可以组成的ATP中的高能磷酸键的个数是 A. 30个 B. 40个 C. 60个 D. 80个
|
35. 难度:简单 |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溶胶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
|
36. 难度:简单 | |
细胞内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据此判断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D.生物膜具有识别功能
|
37. 难度:简单 | |
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A.叶绿体和细胞质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液泡 D.细胞核和细胞质
|
38. 难度:简单 | |
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子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子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B.小于a,20C.大于a,20D.b,20
|
39. 难度:简单 | |
下图①~④是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侧表示红细胞外侧,B侧表示红细胞内侧。按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
40.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细胞膜功能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③表示的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C.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④有关 D.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相邻的细胞间通讯
|
41. 难度:简单 | |
(9分)下面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 。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含有,并作为生物体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则A是 。 (2)物质b是 。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从理论上分析,该B物质至少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3)物质b中的N元素可能存在于 中,物质c中的N元素存在于 中。
|
42. 难度:简单 | |
(7分)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3: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4:1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5~20 nm。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为7~10 nm。 资料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1)仅通过对资料1的分析,你能对膜结构提出什么样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3中要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择哺乳动物的哪一类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资料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4)资料4、5中,通过比较分析生物膜的计算厚度和实测厚度,科学家对膜结构模型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料6中,科学家最早是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 ℃下经过40 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综合以上实验,并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了大多数人所接受的_ 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
|
43. 难度:简单 | |
(10分)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标号)。 (2)图一细胞中大分子物质出入结构④的通道为_______。 (3)图二细胞与图一细胞相比,特有的生物膜结构是___ (填名称) (4)图二细胞中的④是____________,该结构与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形成有关。
|
44. 难度:简单 | |
(14分)下图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 (1)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______。 (2)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___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3)经研究发现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后,光线比较容易通过溶液,溶液会逐渐澄清,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速度,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材料用具: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笔。 实验步骤:①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②分别量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10 mL,注入A、B两支试管。③分别量取1 mL________注入A、B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加入葡萄糖溶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说明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