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皇帝制 D. 科举制
|
|
| 2. 难度:简单 | |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
|
| 3. 难度:简单 | |
|
古代雅典可能具有公民资格的是 A. 妇女 B. 成年男子 C. 奴隶 D. 外邦人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国家中,19世纪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是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
|
| 5. 难度:简单 |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 A. 华盛顿 B. 俾斯麦 C. 查理一世 D. 沃(尔)波尔
|
|
| 6. 难度:简单 | |
|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件是 A. 《共同纲领》 B. 《共产党宣言》 C. 《四月提纲》 D. 《权利法案》
|
|
| 7. 难度:简单 | |
|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即今天的 A. 西安 B. 南京 C. 北京 D. 天津
|
|
| 8. 难度:简单 | |
|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端的标志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九一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
| 9. 难度:简单 | |
|
“文化大革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它开始于 A. 1956年 B. 1966年 C. 1976年 D. 1978年
|
|
| 10. 难度:简单 | |
|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
|
| 11. 难度:简单 | |
|
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 A. 杜鲁门主义 B.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 马歇尔计划 D. 成立欧共体
|
|
| 12. 难度:简单 | |
|
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欧洲联盟成立 B. 赫鲁晓夫改革 C. 不结盟运动兴起 D. 苏联解体
|
|
| 13. 难度:简单 | |
|
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 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B.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D. 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
| 14. 难度:简单 | |
|
古代中国景德镇享誉世界的手工业是 A. 丝织业 B. 制瓷业 C. 造纸业 D. 冶铁业
|
|
| 15. 难度:简单 | |
|
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英国 D. 荷兰
|
|
| 16. 难度:简单 | |
|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A. 汽车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网络时代
|
|
| 17. 难度:简单 | |
|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 A. 长江中游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
|
| 18. 难度:简单 | |
|
(题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战争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
|
| 19. 难度:简单 | |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A. 金融领域 B. 贸易领域 C. 农业领域 D. 工业领域
|
|
| 20. 难度:简单 | |
|
“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着重发展的产业是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商业
|
|
| 21. 难度:简单 | |
|
20世纪80年代末,在苏联推行改革的最高领导人是 A. 叶利钦 B. 勃列日涅夫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
|
| 22. 难度:简单 | |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 A. 人民公社化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业合作化 D. 土地私有制
|
|
| 23. 难度:简单 | |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 A. 深圳 B. 浦东 C. 厦门 D. 海南
|
|
| 24. 难度:中等 | |
|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 1978年12月 B. 1986年9月 C. 1991年11月 D. 2001年12月
|
|
| 25. 难度:简单 | |
|
19世纪70年代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 A.轮船 B.飞机 C.汽车 D.马车
|
|
| 26. 难度:中等 | |
|
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是 A. 中山装 B. 列宁装 C. 长袍 D. 马褂
|
|
| 27. 难度:简单 | |
|
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家是 A. 黄宗羲 B. 王守仁 C. 朱熹 D. 董仲舒
|
|
| 28. 难度:简单 | |
|
东晋王羲之的主要书法成就是 A. 楷书 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
|
|
| 29. 难度:中等 | |
|
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 A. 赋 B. 小说 C. 散曲 D. 词
|
|
| 30. 难度:简单 | |
|
近代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 孙中山 B. 林则徐 C. 严复 D. 胡适
|
|
| 31. 难度:中等 | |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 )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
|
|
| 32. 难度:中等 | |
|
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未能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 C. 义和团运动对侵略势力的打击 D. 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斗争
|
|
| 33. 难度:简单 | |
|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A. 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 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 C. 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 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
|
| 34. 难度:简单 | |
|
史学界通常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依据是: A. 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B.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C. 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 平均地权的主张未曾真正实施
|
|
| 35. 难度:简单 | |
|
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重庆谈判 B. 西安事变 C. 北平和谈 D.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
|
| 36. 难度:简单 | |
|
大革命失败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的是: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 长征
|
|
| 37. 难度:简单 | |
|
中国古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是我国什么时候的农业生产情况 A. 先秦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南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
|
| 38. 难度:简单 | |
|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 A. 击败“无敌舰队”后 B. 颁布《航海条例》后 C. 打败荷兰后 D. 英法七年战争后
|
|
| 39. 难度:简单 | |
|
1929年经济危机开始时首先表现为: A. 金融危机 B. 通货膨胀 C. 产品过剩 D. 市场萧条
|
|
| 40. 难度:简单 | |
|
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B. 区域集团化严重阻碍其发展 C. 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 D.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
| 41. 难度:简单 | |
|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据此可知,该法 A. 是口头流传的不成文法 B. 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 C. 在古罗马得到普及 D. 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
|
|
| 42. 难度:简单 | |
|
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家中长辈住在 A. 东厢房 B. 西厢房 C. 南向北房 D. 北向南房
|
|
| 43. 难度:中等 | |
|
“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美国宪法 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
| 44. 难度:简单 | |
|
恩格斯曾说:“公社是旧的、法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的坟墓,而同时对法国来说又是新的国际共产主义的摇篮。”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评价的是 A. 巴黎公社 B. 法国大革命 C. 光荣革命 D. 十月革命
|
|
| 45. 难度:简单 | |
|
(题文)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巴黎和约》
|
|
| 46. 难度:简单 | |
|
有人在日记中写道:“省城各学校之学生,各执小旗,书‘讨卖国贼,等字,奔走呼号……询系留日学生因驻日公使章宗祥将青岛私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而步军统领捉拿19人下狱,议治该留学生之罪,都中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该日记写于 A. 1919年5月 B. 1927年4月 C. 1937年7月 D. 1945年5月
|
|
| 47. 难度:简单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这一宪法条文的会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
| 48. 难度:中等 | |
|
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能支持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俄国实力衰落 B. 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
|
|
| 49. 难度:简单 | |
|
清朝有官员认为“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他支持的经济政策是 A. 农战结合 B. 对外开放 C. 重商 D. 海禁
|
|
| 50. 难度:中等 | ||||||||||
|
引起下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光荣革命
|
||||||||||
| 51. 难度:简单 | |
|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 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C. 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D. 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
|
| 52. 难度:中等 | |
|
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 A.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 违背了工人的利益 C. 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D. 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
|
|
| 53. 难度:中等 | |
|
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 A. 取消了自由贸易 B. 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 C. 鼓励私人办企业 D. 征收固定粮食税
|
|
| 54. 难度:简单 | |
|
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D. “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 55. 难度:中等 | |
|
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以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在此影响下,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的私人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A. 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趋势 B. 瓦解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C. 破坏了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D. 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
|
| 56. 难度:简单 | |
|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 )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
|
| 57. 难度:中等 | |
|
“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场“激烈变革”是指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
|
|
| 58. 难度:中等 | |
|
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 A. 17世纪末 B. 18世纪末 C. 19世纪初 D. 20世纪初
|
|
| 59. 难度:简单 | |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
|
| 60. 难度:简单 | |
|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
|
| 61. 难度:简单 | |
|
列宁曾在《真理报》上说:“四万万落后的亚洲人得到自由了,对于政治生活已经有觉悟了。此事对于文明的欧洲是不发生关系的,甚至法国至今还未正式承认中华民国。欧洲这种冷淡的态度,用甚么可以去解释呢!原来在西方各处都受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之统治,这资产阶级四分之三已经腐朽。”据此可知,列宁 A. 肯定了辛亥革命 B. 批判了帝国主义 C. 宣扬了俄国二月革命 D. 赞颂了法国大革命
|
|
| 62. 难度:简单 | |
|
1970——1972年,中国出现了同世界各国建交的热潮,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三年内翻了一番。导致这股建交热潮出现的原因有 A.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 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 C. 中美关系解冻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 63. 难度:中等 | |
|
“西欧人采用了多种‘疫苗’来抵御共产主义,如社团集体谈判、经济计划、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与福利国家等,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则又为其添加了一种新的‘疫苗’:跨境经济一体化。”由此可知,这段话的作者 A. 认识到冷战对西欧的影响 B. 担心冷战阻碍经济全球化 C. 认为西欧联合有助于遏制苏联 D. 主张加强西欧与苏联的经济联系
|
|
| 64. 难度:中等 | |
|
下列概念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000多年历史特征的有 A. 理性时代 B. 专制社会 C. 农耕时代 D. 科举社会
|
|
| 65. 难度:中等 | |
|
1898年清政府发布谕令:“图治之法,以农为体,以工商为用……兼采中西各法,讲求利弊,有能创制新法者,必当立于优奖。”清政府在这一谕令中 A. 提倡发展工商业 B. 主张向西方学习 C. 主张重农抑商 D. 否定洋务运动
|
|
| 66. 难度:中等 | |
|
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经济危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危机发生后各国陆续调整了经济政策 B. 危机迫使各国重新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危机爆发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彻底失败 D. 危机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并存
|
|
| 67. 难度:简单 | |
|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该计划 A. 以重工业为主要建设内容 B. 实施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C. 处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下 D. 导致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
|
|
| 68. 难度:简单 | |
|
《明史·儒林传序》认为明代“科举盛而儒术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 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 程朱理学受到批评 C. 科举考试忽视儒学 D.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
|
|
| 69. 难度:简单 | |
|
“在文艺复兴初期,人们有一种感觉,认为一切都是古人说得对,以至于真正的问题就是应该对古代膜拜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这里的“古人”指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 B. 这里的“古人”指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人 C. 作者认为应该膜拜古人而不是上帝 D. 作者认为文艺复兴初期的人们盲目崇古
|
|
| 70. 难度:简单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理论有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C.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