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牛耕)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 牛耕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 使用牛耕是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 牛耕取代了人力耕作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这反映了

A. 封建王朝税赋沉重

B. 当时禁止农民逃亡

C. 小农经济地位重要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材料旨在说明

A. 兴修水利实现了秦国的富强

B. 农田灌溉促进粮食产量

C. 修水渠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

D. 水利技术已日益成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隋代建立后,“征天下工匠,纤微之巧,无不毕集于京师”。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精细

B. 人手充足

C. 分工细致

D. 产量巨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的诏令中明文规定,“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販去”。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作坊所生产的纸张、雕版印刷品(如日历等)也成为民间市场上的比较常见的商品。对上文理解正确的是

A. 官营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需要

B. 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逐渐有所加强

C. 官府作坊生产的器物因价格低廉而受百姓欢迎

D. 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沿丝绸之路出土的汉代织物绚丽璀璨。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东汉墓出土有隶体“万世如意”锦袍、“延年益寿大宣子孙”锦手套和袜子等。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 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

B. 丝路沿线人民非常喜爱中国丝织品

C. 中国丝绸经由西域转运至欧洲

D. 私营作坊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代及以前,商人只能在规定的地点即设有围墙的市内从事交易活动。市闭门后及开门之前无故行走者将被打20鞭子。而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 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

C. 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

D. 不抑工商政策的实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据史载:“(蜀地)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书填贯,不限多少。……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这表明当时

A. 官府对货币的监管职能加强

B. 交子最早由民间使用后在全国通行

C. 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

D. 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泰安山陕会馆位于泰安宁阳县东庄乡西部,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东庄为商业重镇,晋陕商人较多,为加强联系,维护自身权益,便集资修建了山陕会馆,光绪《宁阳县乡土志记载的“以财货贷晋商”一事,是晋商经营典当业的例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上文反映出陕晋之间的商贸联系

B. 会馆为同乡商人出资建造的聚会或寄居的馆舍

C. 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 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明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易私贩为公”。同年,明穆宗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提出“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多。”材料反映了

A. 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 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C. 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 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对此表理解正确的是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 是汉代江南地区的人口构成

B. 是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结果

C. 该地区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 该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南海县志》卷21载:(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 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 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 是中国古代手工作坊的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870年,茶叶的对外贸易条件在出口量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日益恶化……由于印度与日本对该市场的争夺,使得中国茶叶出口英、美的数量和价格急剧下降。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据皖南茶厘总局具详,……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上述材料说明

A.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B. 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

C. 中国经济未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界市场

D. 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表是今山东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对该表的解读准确的是

年代

1900

1915

1920

1924

章丘

0.1

35

45

50

济阳

0.2

15

25

40

 

 

A. 两地农产品已商品化

B. 两地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 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D. 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渔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同上”,保护中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A. 有利于中国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B. 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 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D. 普及了中国民众的海洋意识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统”,从工业建设到财政金融,从物资管理到外贸出口,正是利用和依靠这些统制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这一举措的实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B. 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C. 解决了人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D.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31-1936年期间,中国工业成长率平均高达9.3%,创下民国以来第一次经济奇迹,随着日军迅速攻占中国东部和南部的沿海省份,国民政府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也几乎毁于一旦。日军为实现“以战养战”目的,大肆掠夺沦陷区的财富和矿产,抗战胜利后中国经济持续衰退,数次濒于崩溃。导致中国经济崩溃的首要原因是

A. 帝国主义掠夺和长期战争的破坏

B. 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 国民政府的政策损害了经济发展

D. 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表是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比重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A.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

B. 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大跃进运动正在进行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这说明它

A. 符合现代农业的需要

B. 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C. 集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D. 分配中具有平均主义的弊端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79年广东设想划一个地方出来,搞改革开放,然后全面推开。邓小平很赞成,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特区“特殊性”的实质是

A. 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浦东的地区生产总值在1990年之后的20年间剧增60余倍,占上海市的经济比重逐渐接近30%。上海经济也在之后连续十余年保持10%以上年增长,再度巩固了作为中国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的地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上海浦东设立了经济特区

B. 浦东开发成果显著

C. 浦东发展带动长江流域的整体发展

D. 浦东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这体现的原则是

A. 自由

B. 平等

C. 民主

D. 博爱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秋瑾1907年创办的《中国女报》,曾编一首《勉女权歌》的歌词:“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其主要目的在于

A. 推进社会风俗变革

B. 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 实现男女权利平等

D. 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在清末,“即使不说随铁路引进的标准时,火车自身就充当了钟表的角色。……“定时的列车、班车、轮班,周而复始,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往往成为某一时间的代表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B.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服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这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A.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 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 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D. 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我们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其主要依据是(  )

A. 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也意味着世界市场雏形开始

B. 价格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

C. 揭开了殖民扩张之路

D. 冲击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 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 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 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北欧国家,由于它们的议会活动一直频繁、宪政发展总体顺利,在17世纪后它们不仅没有经历暴力革命,而且它们基于议会制衡君权的制度使其比法国、西班牙更能征税,也更能从资本市场发债融资,国债利率也更低。宪政制度给它们带来了政权稳定和经济繁荣,尤其是给他们带来了工业革命。由此可见

A. 税负高低与暴力革命爆发无关

B. 法国的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英国

C. 合理的政治制度利于社会稳定

D. 人均税负过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图《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不能反映(   )

A.英国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向世界各地传播其生产方式          D.推动了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到20世纪初,美国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被一两个或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形成了各部门的所谓“大王”。如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非勒,钢铁大王摩根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

B. 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表现形式之一

C. 垄断在当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 垄断阻碍了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到1929年,美国的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的生产都出现高涨局面,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等开始进人富人家庭,有声电影也问世了。美国资产阶级宣扬说资本主义已取得“永久的稳定”,实际上,在“繁荣”的背后,经济危机的萌芽正暗中滋长,经济危机到来前夕美国的虚假繁荣,是指

A.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B. 股市大量资金没有投入生产

C. 物质生产相对过剩,消费不足D. 消费旺盛,产品供应不足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写道:“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 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 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 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A.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根本不同点在于

A. 对生产关系局部的调整力度不同B. 国家干预经济的范围和程度不同

C. 经济所有制形式不同D. 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分量不同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1933年底,美国经济形势刚有好转,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大国崛起・美国》)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A. 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 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 反对实行自由市场经济

D. 批评罗斯福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78年美国有评论家写道:在西欧,社会主义不是千年梦想,而是现世的现实,没有人反对社会主义。这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

A. 长期实行福利政策

B. 遵循“自由放任”传统

C. 忽视社会公平

D. 实行计划经济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开始,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因此美国经济

A. 就业率持续上升

B. 传统工业复兴

C. 农业继续增长

D. 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1918年,人民委员会散发了一份《给产粮区和省份全体农民的呼吁书》:“我们决定性战斗的最后钟声已经敲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时刻了…给我们粮食吧,我们就不会被饥饿整垮并且我们就有可能将反对强盗世界的步枪紧握在手中。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粮食!粮食!粮食!”这一事件发生于

A. 十月革命时期

B. 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时期

C. 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 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决议:“征税方式是从农户生产的产品中按百分比或一定比例提取,征税时要考虑农户的收获量、人口和实有牲畜数量。”这表明苏俄将

A. 征收所有余粮B. 废除各种农业税

C. 征收粮食税D. 取消自由贸易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 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 在理论上取得决定性突破

C. 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下表反映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年份

1981~1985

1985~1988

1989

1990

增长率

3.2%

2.8%

2.4%

-4%

 

 

A. 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

B.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效果很差

C. 长期争霸,不重视科技的发展

D. 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动荡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1944年7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各方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金本位制”崩后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积极倡导建立这一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B.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C. 确立世界经济霸权D. 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一开始世界银行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此外它应该辅助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开始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和发电厂等。”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

A. 维持汇率稳定

B. 消除贸易壁垒

C. 提供发展援助

D. 促进自由贸易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讲话:“亚太经合组织的21个成员就好比是21只大雁,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今天我们聚首雁栖湖,目的就是加强合作、展翅齐飞,书写亚太发展的新愿景。"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A. 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B. 促进亚太地区国家的一体化

C. 与美日等国抗衡,实现中国和平堀起

D. 建立亚太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由于《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墨西哥与美国开展自由贸易区的问题的谈判,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墨西哥积极促成该组织成立的客观原因是

A. 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B.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

A.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加强B. 各国的利益趋于一致

C. 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淡化D. 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减弱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2013年10月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马钢股份一位管理层的人士感叹:“以前90%的客车车轮、60%的货车车轮都出自马钢(马鞍山钢铁厂),现在大家都乗坐高铁出行了,身下滚动的车轮却都是从欧美各国进口的。”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 经济区域集团化

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世界经济制度化

D. 国际贸易法制化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49.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并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始。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一一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一一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最遥远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工业的发展,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1)比较材料一、二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

(2)材料一认为”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

 

详细信息
51.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但这是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同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黃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收价93卢布。

材料二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该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通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1)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对吗?为什么?结合材料一及相关知识,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

(2)概括材料二关于社会保障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