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抚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原来西周贵族政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发生演变,士与卿大夫和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民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表明:

A. 学术下移有利于士阶层的崛起

B. 分封制的瓦解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关键

D. 社会转型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A. 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 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 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 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旧唐书》在《高祖本纪》中记载,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率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则在《高祖本纪》和《太宗本纪》中,将这一事件叙述为“刘文静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新唐书》的考证更为准确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的失败

D. 历史叙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三国时,孙权开始兴建城隍庙;南北朝时,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宋代,传统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国家祀典。这反映出

A.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于一致

B. 儒道合流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C. 城市发展丰富了城隍的信仰内涵

D. 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变化

A. 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为基础

B. 表明清政府与传统社会彻底决裂的态度

C. 与近代民族危机出现和深化同步

D. 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申报》刊登近代一电文:“民军起义,海宇光复。以战争之故,农辍于野,工休于肆,商绝于途。所望共和速成,国利民福,讵以南北统一,争持地点,纷扰浃旬,人心静而复动,大局安而又危。……商界生计攸关,剥肤切痛。建设之初,端绪万千,一著之差,关乎全局。切盼早定统一政府,免在风动云绕,致生意外干涉。”该电文:

A. 痛斥了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B. 批判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

C. 反映了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可能

D. 期盼北伐胜利实现南北统一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32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了各学科结合本学科特点,处理这一同国耻事件时的方式(部分学科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科目  

内容

 社会

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远因近果、抗救方案

国语

读:东北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

算术

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的损失、工商业等

音乐

国耻歌.义勇军歌等

 

 

A. 学校教育重视民族精神和责任的培育    B. 各阶层对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强烈不满

C. 国耻教育一直是近化国民教育的主题    D. 社会各界要求建立统一战线的愿望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对领袖的称呼,反映了

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B.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C. 普通民众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D. 个人崇拜之风在新时期愈演愈烈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表格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国别

重要原因

日耳曼

宗教哲学

宗教革命

(一)民族性简单,宜于宗教。(二)民族性喜实用,不乐罗马教的仪式。(三)教皇在日耳曼的威信,本不甚深。

法兰西

政治哲学

法国革命

(一)专制政体的发达。(二)政治的亟需改革。

英吉利

应用科学

工业革命

(一)工业发达。(二)尚实用的民族性。

A.文艺复兴对西欧各国产生的影响      

B.理性主义在西欧各国的传播

C.资本主义推动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D.启蒙运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分析下图,对该图主题概况最准确的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

B.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C. 工业文明兴起及向世界传播的过程

D. 经济组织形式由手中工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文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都是陌生的。”材料意在说明

A. 苏联工业化的历史地位

B. 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C.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因素

D. 斯大林的革命活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了美国投票权的基本稳定

B. 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

C. 扭转了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

D. 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出现私人大银行,文艺复兴时期公共银行的复兴,银行界集散场所形成,典当兴盛。1609年阿姆斯特丹市建立了威塞尔银行,它吸收了300荷兰盾以上的存款,成为整个17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被所有的欧洲视察家视为样本。1816年英国制定了《金本位制度法令》无限制的法定通货和自由铸币现象不复存在。1821年恢复了英镑的可兑换性,金本位制度有了具体的内涵。从此英镑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伦敦成为国际银行和交易的中心。1865年,通过拉丁联盟协定,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与瑞士确认它们忠于复个位制,同时缩减白银的货币职能。20世纪初期银行事物从制定规则时代转向建立体制的时代,1930年在巴塞尔成立国际结算银行。1944年签定布雷顿森林协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复兴开发银行。

——摘编自《世界金融发展年表》

材料二: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97年,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是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1912与1922年全国银行发展状况表

 

年度

新设数

停业数

实存数

资本总数(万元)

1912

23

2

37

2714

1922

36

35

137

12861

 

 

——摘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近代世界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形成这些趋势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阐述银行与经济的之间关系。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下表为河南安阳西高穴墓概况及其相关史料与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相关史料及其考古发现

墓葬位置

河南安阳西高穴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谥曰武王(曹操)。二月丁卯,葬高陵”,高陵作为地名,指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县。曹操临终前他留下《遗令》:“殓以时服,葬于邺(安阳市)之西冈,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高陵的具体位置,历史上争议颇多,素来有七十二疑冢之说。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记载,曹操在彰德府讲武城外。

墓葬

形制和结构

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

与江西南昌刘贺(海昏侯,(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墓类似,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出土器物

大量玉器、画像砖、石碑(石碑上写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这几个字)

与江西南昌刘贺墓有类似具有汉代特征,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

“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

历史上的“魏武王”有:①《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谥曰武王。②《魏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记载魏武王姚襄,字景国,南安赤亭人。③《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冉闵,谥号武悼天王

基本

信息

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

曹操(155年-220年),姚襄(331年-357年),冉闵(?-352

年),

 

 

依据河南安阳西高穴墓内容,对比相关于考古发现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判断河南安阳西高穴墓墓主是否是曹操,并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培育,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