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 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B. 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
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该学者的观点强调了 A. 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
3. 难度:中等 | |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 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
4. 难度:简单 | |
清光绪七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A. 商办企业受到传统势力阻碍 B. 政府努力规范推动商办企业发展 C. 商办企业有伤社会风化 D. 清政府强化其经济管理职能
|
5. 难度:中等 | |
中共中央在《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提出,1981年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6%,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8%。在《关于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1982年计划轻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7%,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4%。这些决议旨在 A.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为对外开放做准备 D. 改变原有工业布局
|
6. 难度:中等 | |
1937年底,日本设立“满洲重工业公司”,垄断东北煤炭、钢铁等工业的经营权。1938年,成立“华北开发公司”和“华中振兴公司”。日本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适应长期战争的需要 B. 扰乱国统区的工业秩序 C. 打击抗日根据地经济 D. 把中国沦为其原料产地
|
7. 难度:困难 | |
(题文)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在商业中,我们只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由材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A. 胡佛政府意图抬高工人工资率缓解危机 B. 美联储的权力在胡佛执政时期有所增强 C. 增加政府开支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手段 D. 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了经验
|
8. 难度:中等 | |
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塔哥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A. 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 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D. 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
9. 难度:中等 | |
弗兰克曾说:“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他在此处强调的是 A. 全面否定欧洲中心论观点 B. 要从另一种角度看待欧洲发展 C. 要以整体的观点看待历史 D. 要以反殖民主义态度看待欧洲史
|
10. 难度:简单 | |
王守仁不待朝命而辞官,招致“擅离职守、非议朱熹等”攻击。他的弟子何心隐放弃科举,在乡尝试聚和宗党、合族共财的社会生活而被迫害致死,心学也屡为朝廷所禁。但到了明末,又恢复心学之地位。上述材料说明 A.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不同 B. 明朝政府放弃了控制思想观念 C. 心学从反专制转变为维护专制 D. 明朝政局变动影响了心学发展
|
11. 难度:中等 | |
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这一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A.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 建立五权分立政府 C. 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D. 保障普遍平等民权
|
12. 难度:中等 | |
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与策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的真正才能。”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说道:“名位便应该轮番,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材料二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不能再左右国家。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特点。 (3)材料三中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有何具体表现?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恩格斯指出,“无数杂乱的认识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彼此有了因果联系;知识变成了科学,各门科学都接近于完成,即一方面和哲学,另一方面和实践结合了起来。”“科学以哲学为出发点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牛顿的学说和洛克的学说同样是唯物主义的前提)、启蒙运动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以实践为出发点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从人类的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角度,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
14.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都是宋徽宗的年号——本书注)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矕疑》 (1)分别概括上述材料关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你认为影响改革变法成败还有哪些因素?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四大国(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将承诺并承担道德义务,保证相互之间不发动战争或针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并相互合作以及与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合作以维护和平;第二,四大国将保持足够的武装力量,并在形势需要时愿意使用该力量去防止或制止出现的任何侵略行为。 ——1944年2月罗斯福《关于建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的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战后和平构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此构想的内容与影响。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华盛顿的世纪在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其形象也被人们多维解读。阅读下列材料:“华盛顿在随后的十五年中经营自己的家产,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1774年他被选为弗吉尼亚的一位代表去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时,就已经成为美国殖民地中最大的富翁之一了。华盛顿不是一位主张独立的先驱者,但是1775年6月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一位代表)却一致推选他来统率大陆部队。他军事经验丰富,家产万贯,闻名遐迩;他外貌英俊,体魄健壮(身高6英尺2时),指挥才能卓越,尤其他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成为统帅的理所当然的人选。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 ——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对于国家统一和民主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杰出的个人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