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协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对于达成宏观国际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避免两者共同成员的权利义务冲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两个国际组织已经在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管辖范围方面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合作关系。这两个组织的相同职能是 A. 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B. 探求汇率稳定防止汇率贬值 C. 维护国际贸易公平秩序 D. 调节经贸纠纷稳定世界市场
|
2. 难度:简单 | |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
3. 难度:简单 | |
当成员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承担起“救火队”的任务,当国际债权人与债务人谈判时,充当“调解人”角色的国际组织是 A. 经济互助委员会 B. 世界银行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
4. 难度:简单 | |
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通过三轮投票,最终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成功获得了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如果巴西为筹建奥运会会场需要贷款,应该向下列哪个机构申请( ) A. 国际奥委会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世界银行
|
5. 难度:简单 | |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不得不重建。”当时,世界重建的经济基础是 A.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 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
6. 难度:中等 | |
20世纪40年代某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写道: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A. 确立美国经济优势地位 B. 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 C. 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筹建新的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经济秩序
|
7. 难度:中等 | |
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图中空格处依次是 A.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 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
8. 难度:简单 | |
“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美英两个国家为维护战后自身利益而进行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它”指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经济共同体
|
9. 难度:简单 | |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 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B. 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 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D. 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
10. 难度:简单 | |
某国际经济组织称,已向莫桑比克批出5000万美元贷款,以增加该国的食物供应及改善人民的营养。该笔贷款将由国际发展协会批出,目的是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农业和私营部门投资。材料中该组织的宗旨还有 A. 提供技术援助 B. 减少贸易壁垒 C. 稳定国际汇率 D. 调解贸易纠纷
|
11. 难度:中等 | |||||||||||||||||||||
读表,表中的数据变化折射出下表—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与对外流动负债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A.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的过程 B. 美国由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的过程 C. 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D. 美元逐步丧失其在国际货币中的领导地位
|
12. 难度:中等 | |
1971年,由于美国经济的衰弱,美国的黄金储备已无力支撑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运行中 ①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②失去了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 ③美元将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 ④美国经济竞争力削弱,体系基础丧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摘自王斯德等主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摘自《简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战后的重建作用》 材料三 1947年6月出台的马歇尔计划对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一方面,美国政府认识到, 只有欧洲的经济复兴了,“国际贸易组织”才会有现实的可能和基础。另一方面, 美国将马歇尔计划视作“讨价还价的武器”,以此换取欧洲国家在关税减让及其他非贸易壁垒问题上作出让步,促使有关国家采取实际有效的步骤支持美国的多边自由贸易计划……1947年10月,与会各国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它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 ——摘自舒建中《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与美国对外政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7年美国的经济政策。(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