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2012年北京大学曾出台了自主招生政策,拒绝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志选拔人才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 世官制

B. 科举制

C. 察举制

D. 八股取士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其直接原因是。

A. 扶植清政府统治中国

B. 义和团运动的英勇反抗

C. 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有一天,警卫员从毛泽东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

A. 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B. 攻克南京,结束国民党统治

C. 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 千里跃进大别山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A. 五四运动爆发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香港回归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中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是。

A. 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C.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 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B. 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 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D. 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以下两张图,从图一发展到图二,反映了中俄(苏)之间。

A. 由关系恶化到关系友好

B. 由不平等关系到平等关系

C. 由友好结盟到不结盟

D. 由军事互助到经济合作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公元前594年,梭伦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属于其措施的是。

A. 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B. 设立“五百人会议”

C. 设立陪审法庭

D. 提升平民的权力和地位,全面抑制贵族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世界政治史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它。

A. 实行直接的民主

B. 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C. 民主的范围广泛

D. 奠定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础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则他本身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B. 掺杂一些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 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先后在英美等国家确立。下列是它们共同特点的是。

A. 议会立法

B. 代议制民主,直接参政

C. 内阁成员由议会任命

D. 国家元首直选,但有任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历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世界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其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C.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工人运动的兴起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D.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客观和主观条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事件引发了

A. 七月流血事件

B. 彼得格勒起义

C. 二月革命

D. 《四月提纲》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

A. 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C. 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D. 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影响巨大,其中积极影响的有。

A. 造成了德国、朝鲜、中国等的分裂

B. 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C. 美苏两国实力削弱

D. 造成了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16年英国6月经过全民公投,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危机。从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欧洲一体化曲折发展。最初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动力是。

①同美国争夺殖民地

②稳定和发展欧洲

③同苏联抗衡

④摆脱美国的控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为此兴起了。

A. 民族独立运动

B. 不结盟运动

C.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和平外交运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 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C. 群雄并起

D. 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材料二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与世界资本主义法制的关系。

材料三近现代世界各国立国法律

 

时间

国家

法律文件

政体

1689年

英国

君主立宪制

1787年

《联邦宪法》

1912年

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制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据所学知识,请填写表格中的相应空格。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