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构建稳定、安全的社会,他们致力于

A. 经济大规模国有化

B. 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C.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

D. 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自本,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这反映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

A. 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

B. 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竞争

C. 培养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

D. 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新经济。其特点不包括

A.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B.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C. 以重工业为核心    D. 以全球化为背景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这说明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A. 政府减少了经济干预

B. 能够彻底克服经济危机

C. 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 国民收入实现了再分配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过哪些发展阶段(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③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西欧国家二战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B. 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C. 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巩固社会秩序

D. 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缓和矛盾,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现代福利国家产生于19世纪中叶

B. 二战中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C. 罗斯福新政中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D. 到80年代,福利国家得到更大的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社会两极分化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B. 维护人民利益,显示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缓和阶级矛盾

D. 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持续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81年1月,年已70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在最危难的时候带领美国走出“滞胀”泥潭,“里根经济学”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学说。下列经济措施最有可能属于“里根经济学”的是

A. 增加福利投入

B. 发展“混合经济”

C. 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奉行自由主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A. 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

B. 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

C. 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

D. 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二战”后西方国家努力修补资本主义社会缺陷,尤其是所有权方面的“人民化”与社会制度上的“福利化”。其中“人民化”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 国际格局的改变

B. 社会结构的变化

C. 意识形态的剧变

D. 议会民主制颠覆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套自我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   )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

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5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A. 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 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 稳定社会秋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 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以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列项中不属于法国政府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 确定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

B. 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

C. 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D. 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曾提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对此,以下最具借鉴意义的是

A.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

C. 英美的“混合经济”    D. 英国“新经济”模式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里根政府时期通过的《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规定,联邦政府向州政府的33个教育方面的独立拨款项目合成一个简单的整笔拨款,并允许联邦政府以20页的管理要求取代667页旧的管理要求。这一规定

A. 试图缩小联邦政府的权力

B. 消除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C. 试图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D. 扩大了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64年,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伟大社会”施政纲领。国会据此通过了包括“向贫困宣战”“保障民权”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立法四百多项,将战后美国的社会改革推到了新的高峰。通过这一努力美国

A. 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C. 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 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恩格斯提出,为了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大企业的破产造成的崩溃”,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并且他认为“现代国家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这说明

A.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已经出现

B.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指导性

C. 恩格斯注意到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D. 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已经消除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在1930年代关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论战中败下阵来,从此他散失了一流经济学家的地位。不过,后来,作为凯恩斯主义坚定的反对者,他本人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经济学说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此推测,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年代最有可能是

A. 1940年代    B. 1950年代    C. 1960年代    D. 1970年代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1979,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后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一是私有化,将许多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二是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削减各种福利开支,减少政府补贴;四是打击工会力量,限制罢工。据此可知,撒切尔夫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A. 经济发展缓慢,通货膨胀严重    B. 物价持续下滑,失业人口剧增

C. 工人生活困难,社会动荡不安    D. 经济增长过快,政府开支巨大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

——《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1)根据材料一、二,美、英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根据材料三,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

(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1)根据材料,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