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中,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是①用灌钢法炼钢②用煤做燃料冶铁③丝织技术④瓷器烧制技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
3. 难度:压轴 | |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
4. 难度:中等 | |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制度的框架 B.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
5.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 民贵君轻观念 B. “大一统”观念 C. “君权神授”观念 D. “天人感应”观念
|
6. 难度:简单 | |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 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
7. 难度:中等 | |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 宋代谏官相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8. 难度:困难 | |
“自宋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
9. 难度:困难 | |
《清史稿》对顾炎武评价道:“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这段材料的核心是 A. 顾炎武的学风是务实的 B. 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 C. 顾炎武反对专制统治 D. 顾炎武关心百姓疾苦
|
10. 难度:中等 | |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暗风露下,采桑时节皙相逢。”“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 丝织业 B. 制瓷业 C. 冶铸业 D. 造纸业
|
11. 难度:压轴 | |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 C.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
12. 难度:简单 |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13. 难度:中等 | |
马丁·路德说:“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该观点意在 A. 主张“因行称义” B. 否定神学 C. 倡导人性解放 D. 宣扬“因信称义”
|
14. 难度:简单 | |
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鸦片贸易合法化 B. 开放通商口岸 C. 协定关税 D. 获得最惠国待遇
|
15. 难度:压轴 | |
柳宗元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针对皇帝制度,二人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①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③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④二说恰好相反,所以两种说法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6. 难度:中等 | |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A. 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B. 募役法和保甲法 C. 将兵法和均输法 D. 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
17. 难度:困难 | |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仰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而是企图用一个“明君”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黄宗羲 D. 李贽
|
18. 难度:中等 | |
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
19. 难度:压轴 | |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这一时期东西方先哲的下列主张中,与中庸思想不具有相似之处的是 A. 孔子:“过犹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 亚里士多德:“凡行为共有三种倾向,其中两种是恶,即过度和不及” C. 印度的释迦牟尼:“避免两种极端,即理性自觉” D.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20. 难度:中等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上海公报》
|
21.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的某思想家评论当时的政局曰:“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应是 A. 通过加强君主权力来实现尊君目的 B. 实行言论自由来和谐人际关系 C. 加强中央的权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D. 通过实行众治来取代君主专制
|
22.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说:“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体现的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23. 难度:中等 | |
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为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后者存在于人世之中,但只不过是一种属世的组织,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要归世俗政府来管理。上述主张的主要意图是 A. 将宗教秩序与世俗秩序分离 B. 使宗教秩序从属于世俗秩序 C. 将世俗的权力置于中心地位 D. 实现个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
|
24. 难度:中等 | |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B.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25. 难度:简单 | |
(2017·盐城高二调研)“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必然地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A.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上帝 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
26. 难度:压轴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程朱理学在社会伦理观方面最受人诟病的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其并非是禁欲主义,问题不是如何解释“灭”字,而是如何解释“人欲”。在程朱理学中,人欲是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与人欲对应的概念是人心,“‘人心’泛指一切欲望,‘私欲’则专指过分追求利欲,违背道德原则的欲念,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去除一切‘人心’、一切感性欲望,而是以道德意识克服违背道德原则过分追求利欲的意识”。 ——《清朝对程朱理学的阉割与歪曲》 材料二在西方,人们把程朱理学称为新儒学。新儒学的改革由朱熹完成。朱熹把孔孟置于正宗,又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和张载、周敦颐、二程(程颐、程颢)思想以及佛家高度一元化的哲学与道学无为的思辨精神,整理融合,形成了一个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宋元明清,几代统治者把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程朱理学在900年间,成为了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认理践履的主要内容。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程朱理学在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程朱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团结御侮,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摘编自《程朱理学: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作者对程朱理学中“灭人欲”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存天理”这一思想成果的政治功效。 (2)材料二中认为程朱理学被称为新儒学主要“新”在哪里?宋元明清的几代统治者将程朱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何在?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程朱理学的进步性及其消极影响。
|
27.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7年至1931年,国民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在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上,通过了国、地税划分案,厘定国、地税收标准,规定中央税以间接税为主,而以直接税辅之。这样,国、地税收有一界限可寻,既防止财政割据的出现,又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1929年工商部宣布采用万国公制。并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法。1928年9月把财政整理委员会改为预算委员会,1930年制订试办预算章程。1931年,通过法定程序确立了总预算。国民政府在裁撤厘金的同时举办了统税。1928年6月又宣布收回关税自主权。美、德、挪、比等国相继与国民政府缔结“新关税条约”,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1931年到1935年是国民政府经济建设的困难时期。国防和当时内战的需要也促使国民政府把交通建设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 ——摘编自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1)根据材料,概括1927年至1931年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1年到1935年国民政府经济建设出现困难的原因。
|
2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材料二: 超越性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它往往是经验范围里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我们人还是去追求这个答案。所谓超越性就是要为生命寻找一个意义,寻找一个比生命本身更高的意义,并不满足于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这就是超越性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材料三: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的崛起》 (1)依据材料一对“人性”的阐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人文主义的含义。 依据材料一对“理性”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的社会根源。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启蒙运动在核心思想、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超越文艺复兴运动的?并简要分析其根本原因。 (4)依据材料二对超越性的解释,请你从古希腊的思想家中找出与之相关的思想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