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天子有权巡查诸侯镇守疆土的情况    B. 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 诸侯有朝觐述职的义务    D. 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发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太宗时,发动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突厥的战争,按照当时制度的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

A.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兵部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兵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    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兵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分别是:

A. 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 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C. 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D. 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区别是:

A. 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B. 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C. 首辅有决策权\立法机构    D. 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被再次列为总统候选人。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B.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C.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D.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民法(  )

A. 注重证据    B. 纵容犯罪

C. 主张重罪轻罚    D. 维护贵族利益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维多利亚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此举的主要原因是:

A. 女王性格比较软弱

B. 政府决策合理有效

C. 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D. 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

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消灭保守势力    B. 摒弃等级制度

C. 防止家族世袭    D. 巩固共和体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B. 强迫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 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而饮恨,下列事件与这个城市相关的有: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国民政府的覆灭

③《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④抗日战争的爆发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九三○年李立三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立三路线”。这表明党中央:

A. 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 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C.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D. 仍然坚持城市中心道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该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称,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特定的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下列军队名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八路军、解放军、红军    B. 解放军、红军、八路军

C. 红军、八路军、解放军    D. 红军、解放军、八路军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收集万隆会议的有关材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收集毛泽东访问苏联的有关材料

C. 中国首次展现世界五大国地位——收集日内瓦会议的有关材料

D.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连战“和平之旅”    D.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在生产力方面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A. 资本主义的发展尚处于上升阶段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没有出现

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 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88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 :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高速发展          B.继续追随美国

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巴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 紧张与动荡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B. 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C. 阿以的麻烦主要宗教信仰不同    D. 巴以冲突是中东动荡不安的关键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692年康熙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为江宁织造,主持江宁织造府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府产品。

A. 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西域至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A. 交通十分发达    B. 商业贸易繁荣

C. 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 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颁布法令,规定在政府允许开放的港口设立海关,征收进出口关税,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

A. 标志着古代海禁政策终结    B. 促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

C. 促进了中国经济质的飞跃    D. 导致世界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

材料二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批评了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做法?这表明苏格拉底已认识到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局限性?

(2)结合材料二和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

苏联

1947年3月,美国国务卿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

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

1949年1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组委员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

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

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美苏两极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的说法? 结合所学阐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特点,并指出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一二与图三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