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湖北浠水县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也包括器的,但是后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材料中所说的“道”是什么?(  

A.中国传统思想道德B.科学技术

C.民本思想和制度D.自然规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  

①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   ②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③科举制度盛行,平民有升迁的机会     ④市镇经济发达,市民经济力量壮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

A.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这段话属于弗格森对(   )

A.创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评价

B.1776年革命派关于自由理念的批评

C.1787年联邦派关于自由解释的表彰

D.联邦创建前后不同自由观点的介绍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颁布时间B.制定机构

C.特点D.评价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对下图(战后柏林形势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境内              ②与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关

③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              ④体现了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从1951年至今,欧洲的一体化不断发展,它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这里的“整体利益”是指(  

A.社会稳定、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B.共同的农业政策和稳定的货币体系

C.健全的共同市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稳定的货币体系与健全的共同市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   )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B.报道国内外大事

C.传播商业信息D.宣传政治主张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本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

A.海外殖民掠夺带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下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1923年撰写的纪念《申报》创办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认为,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第一阶段是学器物;第二阶段是学制度;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以下各项中,属于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最符合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所戴军帽的帽徽的是(  

A.B.

C.D.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材料中有关地理大发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开始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起点

B.直接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C.提供了英国工业革命所需的一些条件

D.奠定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 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 , 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 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 ,1958 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该是(  

A.“城市 , 让生活更加美好”;揭示人类已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一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 ”;提醒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哲学家迪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他于1630年代旅居某个城市时,称赞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翼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这个城市是(   )

A.巴黎B.日内瓦

C.阿姆斯特丹D.伦敦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如何产生(  

A.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技术的创新

B.时值启蒙运动,哲士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厂商将这些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

C.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因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的结果

D.在殖民地战争中,英国击败法国,控制了印度,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学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帮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材料四  “辉煌属于希腊”,古雅典为近代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试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

全世界都说,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却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4)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实现的民主增量主要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作坊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纺织)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3)综合上述材料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材料三 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编辑,他的新作《后美国时代》更是引发了全美各地的热烈讨论。阅读该引文:近500 年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 世纪,在19 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 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从经济、政治回答)

材料四  截至2009 年2 月20 日,美国已经有14 家银行倒闭,整个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美国进入30 年代大萧条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迷期。此外,看不到尽头的伊拉克战争,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还有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还萦绕在人们心头。

5)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