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AgAlOBr    B. HFe2SONO

C. KNHCOOH    D. Ca2Al3NOCl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

B.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C. 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D. 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相同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 水、氨气

C. 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D. 水、二氧化氮与氧气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 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2周期

D. 某元素的离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3周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 第三周期第ⅠA族    B. 第三周期第ⅡA族

C. 第四周期第ⅠA族    D. 第五周期第ⅠA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BaCl2溶液变浑浊

SO2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

B

Na2S溶液变浑浊

SO2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

C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D

品红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113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为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受损,产生严重的核泄漏。核泄漏物中含放射性元素碘-131,则有关碘-131(I)和碘-127(I)说法正确的是(    )

A. II的中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B. II的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C. II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D. I有放射性而I无放射性,说明两者化学性质不同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3.2 g铜粉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反应时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 0.55mol    B. 0.15 mol    C. 0.3 mol    D. 0.11mol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下图。

已知W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B. X的非金属性是同周期中最强的

C. 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X>W

D. Y的氧化物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将含有等体积NH3、CO2、N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2SO4、Na2O2和Na2CO3溶液的装置,充分作用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 CO2和NO    B. CO2    C. NO    D. NO2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下图是氨气催化氧化制备硝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氧化二铬起氧化作用    B. 加热后,通过三氧化二铬的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C. 烧杯中的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D. 圆底烧瓶中的气体一定为无色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 (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 (At)为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

C. 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 硒化氢(H2Se)无色、有毒,比H2S更不稳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AgNO3溶液    C. BaOH2溶液    D. BaCl2溶液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数之和是A元素族数的2,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A、B、C(     )

A. Be、Na、Al    B. B、Mg、S

C. O、P、Cl    D. C、Al、P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将盛有1 mol NO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再通入0.4 mol O2,充分反应后,整个试管充满水。则原混合气体中NONO2体积比为(    )

A. 1:2    B. 3:7       C. 2:5    D. 无法确定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和X代表原子序数),其中X53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a+b    B.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n

C. 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    D. 一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g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a、b、c、d四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H2、Cl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若将a和d两瓶气体混合后见光爆炸;若将a和b两瓶气体混合后,瓶壁上出现暗红色液滴,则a、b、c、d四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的气体是     

A.Cl2、H2、HCl、HBr         B.Cl2、HCl、HBr、H2

C.Cl2、HBr、H2、HCl        D.Cl2、HBr、HCl、H2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如图表示第ⅠA族金属(又称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 金属性    B.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 阳离子的氧化性    D. 原子半径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SiPSCl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

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

C. 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第3列是第ⅠB族,第17列是第ⅦA

D. FOMgN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B. 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C.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D. 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事实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强的是(     )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  ②HCl的酸性比H2S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  ④HCl的还原性比H2S  ⑤HClO的酸性比H2SO4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能与H2S反应生成⑧还原性:Cl-S2-

A. ③④⑤⑦⑧    B. ②③⑥⑦⑧

C. ③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根据叙述判断,下列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 X元素能形成+7价的含氧酸及其盐。

B. Y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C. Z元素的阴离子与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 R元素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 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

C. 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 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如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H是固体,其中X属于离子化合物,1 mol X分解得到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1 : 2 ; B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

试解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B________,G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E:______________

A→D:______________

G + H→A+F: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Cu→E: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合成C,合成后采用加压降温液化方法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能用上述方法分离出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实验:下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____

A.CaCO3粉末和浓盐酸          B.锌粒和稀硫酸      C.稀盐酸和AgNO3溶液

(4)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

A.生石灰          B.食盐          C.浓硫酸     

实验: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当BC中的溶液都变为橙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当B中橙黄色溶液颜色变深时,关闭活塞a。

Ⅳ.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

(4)D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AC、BD分别同主族;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2B2          B.DB2 C.E2           D.C2DB3

(2)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C2B中两种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 ________(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欲选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E2气体。

实验中应选用的装置为(      ) → (      ) → (      ) → (      ) (按由左到右的连接顺序填写);___________

(4)试用电子式表示C2D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0 mL浓度均为3 mol·L1HNO3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92 g铜,充分反应后,设溶液体积仍为10 mL。求:

(1)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H+ 的浓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