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九大再次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实现污染物“零排放”。下列最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 发电厂在燃煤中加入固硫剂 B. 用稀硝酸和铜制取Cu(NO3)2 C. 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可利用催化装置将NO与CO转化成CO2租N2 D. 向铜和稀硫酸的热溶液中通入空气制备硫酸铜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B. 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 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Cl气体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 酸性氧化物均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I2 B. 液溴有强挥发性,保存时应加少量水液封 C. F2可以从NaCl 水溶液中置换出Cl2 D. 卤化氢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两水”都能与SO2反应 B. “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 C. “两水”都有刺激性气 味 D. “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所含有粒子种类的数目相同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溶液能用来区分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氢硫酸 ③溴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品红溶液 A. 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全部
|
|
| 7. 难度:简单 | |
|
下列不能使红墨水褪色的是 A. 氯水 B. 次氯酸钠溶液 C. 活性碳 D. 氯化钙溶液
|
|
| 8. 难度:简单 | |
|
没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1gCl2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 将NA个NH3 分子溶于1L 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 C. 常温下,1.7gNH3和3.65gHCl 混合后,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为0.1NA D. 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
|
| 9. 难度:简单 | |
|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 K+、Al3+、Cl-、SO42- B. 含有大量NH4+的溶液: Na+、S2-、OH-、NO3- C. 通有足量NO2的溶液: K+、Na+、SO42-、AlO2- D. 强酸性溶液: Na+、Fe3+、NO3-、Cl-
|
|
| 10. 难度:中等 | |
|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制取SO2 B. 验证漂白性 C. 收集SO2 D. 尾气处理
|
|
| 11. 难度:中等 | |
|
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A. CuCl2溶液(FeCl3): 加铜粉,过滤 B. CO2(HCl): 通入NaOH 溶液中洗气除去 C. NaCl溶液(Br2):加酒精,萃取分液 D. NO(NO2): 通入水中洗气除去
|
|
| 1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Fe→FeCl3→Fe(OH)3→Fe2O3 B. Al→Al2O3→NaAlO2→AlCl3 C. S→SO3→H2SO4→MgSO4 D. N2→NO→NO2→HNO3
|
|
| 13. 难度:中等 | |
|
2017年,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1(白色固体,其中含有N5-、H3O+等离子),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N、H、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25: 3 B. 该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 价 C. 该盐遇强碱能释放出NH3 D. 该盐中五氮阴离子具有还原性
|
|
| 14. 难度:中等 | |
|
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气体,分别进行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假设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H3和HCl分别形成蓝色、红色喷泉 B. 制备干燥的NH3和HCl,所需的干燥剂分别是碱石灰、浓硫酸 C. 若用NO2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不同 D. 若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可用热毛巾焐热圆底烧瓶后再移开,从而引发喷泉实验
|
|
| 15. 难度:中等 | |
|
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10mL 1mol/LK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溶液变为黄色,将溶液分为两等份; ②往第一分溶液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③向第二份溶液中继续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2+2Br-=Br2+2Cl- B. 仅根据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 Br2>I2 C. 向实验③所得溶液中加苯,充分振荡,上层为橙红色 D. 上述实验验证了Cl2、Br2、I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
|
|
| 16. 难度:简单 | |
|
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需用的主要仪器:蒸发皿、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B. 步骤②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C. 步骤③的试剂a 必须是氧化剂 D. 步骤④的试剂b 可选用CCl4
|
|
| 17. 难度:简单 | |
|
下列有关Ca(ClO)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K+、Cl-、CH3COOH、I-可以大量共存 B. 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 SO32-=SO42-+Cl- C. 可使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可以增强溶液漂白性
|
|
| 18. 难度:中等 | |||||||||||||||||||||||||||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A. A B. B C. C D. D
|
|||||||||||||||||||||||||||
| 19. 难度:中等 | |
|
己知还原性: SO32->I-。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I-、Fe2+、Ba2+、Cu2+、SO32-、SO42-等离子,其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现取10mL 该济被讲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①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l0mL lmol/L溴水,所得溶液仍呈无色 ②向上述无色溶液中,继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一定含有在SO42- B. 溶液中一定含有Na+、SO32- C. 肯定不含I- D. 可能含有Na+
|
|
| 20.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 Fe(OH)3溶于氢碘酸: Fe(OH)3+3H+=Fe3++ 3H2O B. 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Cu2+=Cu↓+2Na+ C. 向铜片中滴加浓硫酸并加热: Cu+4H++SO42- D. 将10mL 2 mol/LNH4Fe(SO4)2溶液与10mL3 mol/L的Ba(OH)2溶液:2Fe3++ 3SO42-+3Ba2++ 6OH-=3BaSO4↓+2Fe(OH)3↓
|
|
| 21. 难度:中等 | |
|
mg 的铜投入200mL的硝酸溶液中,铜完全溶解,共收集到NO和NO2的混合气体22.4L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350mL4moI/LNaOH溶液时,沉淀的质量刚好达到最大值; 另将盛有反应生成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 6.72L,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 的值为38.4 B. 反应之前硝酸溶液的浓度为12mol/L C. NO与NO2混合气中NO与NO2的体积之比为9: 1 D. 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
|
|
| 22. 难度:中等 | |
|
下列框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乙、丙、丁是常见的气体单质。气体B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丁为黄绿色气体,丙在丁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气体B 与气体C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E,A 是强碱,D 是海水中浓度最高的盐(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工业上由乙与丙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 写出甲和少量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3) 检验E中的阳离子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4) B物质常见用途: 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5) 某工厂用丁制漂白粉,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
|
| 23. 难度:中等 | |
|
氨气是一种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 (1) 实验室制备NH3,下列方法中可以选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A.固态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 B.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C.碱石灰中滴加浓氨水 D.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2)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模拟该实验过程,并用水吸收所得气体制取硝酸(固定装置略去):
①盛装氨水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气和氧气,则锥形瓶内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乙装置中药品的名称是_________。写出受热时丙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当戊中观察到______现象,则说明戊中制得硝酸。某同学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后进行实验,并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如何改进装置_________。 (3) 若将氨气和氯气在集气瓶中混合,会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
|
| 24. 难度:中等 | |
|
燃煤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研究治理对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I.为测定某工厂烟道气中SO2的含量,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取标准状况下的烟气1.000L (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慢慢通过足量氯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0.233g。 (1) 写出氯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日的是: ____________,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 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 计算该烟气样品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 II.燃煤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 (5) 在工业上采用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其做法是用雾化的氨水与烟气中的SO2直接接触吸收SO2,请写出氨水吸收SO2 生成亚硫酸铵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6) 该兴趣小组同学采用NaClO2溶液脱除SO2 ①Na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②用1L0.1mol/L 的NaClO2溶液最多可以吸收标准状况下的SO2_____L。
|
|
| 25. 难度:困难 | |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Cl2为制备
①该小组同学选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快速制备Cl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__ (填大写字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氯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 Cl2的性质实验 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随着Cl2不断通入,A装置中溶液先变红,后逐渐褪色。
①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装置A 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后续实验探究 为了探究上图A装置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该小组取少量A中褪色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_____(填化学式) 后,溶液逐渐恢复为红色,由此得出结论: SCN-被Cl2氧化。 为了探究SCN-被Cl2氧化氧化后的产,该小组又做了如下探究: ①查阅资料,发现SCN-中氮元素为-3 价、碳元素为+4价。 ②取A 中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 请结合以上实验探究结果写出SCN-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
| 26. 难度:中等 | |
|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用途广泛。 I.CuSO4·5H2O的制取
(1)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少量稀硝酸(可加热),铜粉溶解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 (2)根据反应原理,硝酸与硫酸的理论配比(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步骤I、步骤II的操作名称分别是____、_____。 II.利用生产硼砂的废渣硼镁泥(主要成分为MgCO3、SiO2,还含有少量Fe2O3、MnO等)为主要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镁[MgCO3·Mg(OH)2·2H2O]的工业流程如下:
(4)实验室进行操作I、操作II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滤渣I的成分是_____。 (5)写出“酸溶”一步中,MgCO3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6)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nO2和Fe(OH)3,写出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7)“合成”时需通蒸汽至80℃,边加热边搅拌,温度不能超80℃的原因是_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