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二)化学试卷(A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2·德州一模]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131I和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CO2、SO2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pH=5.6形成酸雨

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2·江苏卷]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F的结构示意图:6ec8aac122bd4f6e

C.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6ec8aac122bd4f6eCl   D.NH3的电子式: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2·天津卷] 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

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2·江苏卷]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6ec8aac122bd4f6e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2·潍坊一模]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B.由mXa+nYb得,m+a=n﹣b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2·临沂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元素周期表ⅡA族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增强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2·课标全国卷]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2·北京丰台一模]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 I2(g)+H2(g) 6ec8aac122bd4f6e 2HI(g)  △H=-9.48 kJ·mol-1 

② I2(s)+H2(g) 6ec8aac122bd4f6e 2HI(g)  △H=+26.48 kJ·mol-1

A.254g I2(g)中通入2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当反应②吸收52.96kJ热量时转移2mole

C.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能量相差17.00 kJ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2·江门调研]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B.含20.0g的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H=-57.4 kJ·mol-1

6ec8aac122bd4f6e

D.已知:2Zn(s)+O2(g)=2ZnO(s)      ΔH=-701.0kJ/mol 

2Hg(l)+O2(g)=2HgO(s)       ΔH=-181.6kJ/mol

则Zn(s)+HgO(s)=ZnO(s)+Hg(l)  ΔH=-259.7 kJ·mol-1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2·课标全国卷]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2·潍坊一模]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

①将铜溶于硝酸中

②先将铜与O2反应生成CuO,再溶于硝酸中

③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    )

A.方法③是最经济和环保的

B.方法①中,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

C.方法②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D.方法③中N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2·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三模]X、Y是周期表前二十号元素 ,已知X、Y之间原子序数相差3 ,X、Y能形成化合物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Y处于同一周期,则化合物M不可能是正四面体型分子晶体

B.若X的单质常温下是气体,则Y的单质常温下也是气体

C.若X、Y两元素周期数差1,则属于离子化合物的M只有四种

D.若M属于离子晶体,则其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2·北京卷,节选](6分) 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6ec8aac122bd4f6e

已知:i.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6ec8aac122bd4f6e

(1)H2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2)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________。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2·北京大兴一模](11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⑦相关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由②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                 ___。

(3)甲、乙是由②③④三种元素中一种或两种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阴离子,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甲与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则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乙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                   __。

(4)已知在25℃、101 kPa下,⑦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每转移l mol电子时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                 

(5)以⑥的单质材料为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有吸附性的难溶物R,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____。

 

三、推断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2·北京怀柔一模](11分)金属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

6ec8aac122bd4f6e

已知:气体D和F反应可生成盐,气体D和A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2)C、E排入大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在催化剂存在下,D可以将C、E转化为无毒的气态单质,该单质的电子式          

(3)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Al+NO3+OH+H2O—               

(4)过量D的水溶液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除去气体C中的杂质气体E的化学方法: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Al与NO3在酸性条件下反应,Al与被还原的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2·江苏卷](10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6ec8aac122bd4f6e 

(1)一定条件下,NO与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2(g) 6ec8aac122bd4f6e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12·德州一模](12分)有色金属冶炼厂剩下的废料中,含有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为提高经济效益,某科技小组要从废料中提取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步骤设计如下图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浓硫酸浸煮产生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常用足量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实验室中操作I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实验过程中所需的氯气在制备中,会混有杂质(H2O和HCl),科技小组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水蒸气和HCl杂质的存在,请根据设计示意图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①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实验装置的接口顺序为:b接                    接a。

③装置D的作用是            

④在实验中,一组员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他们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E。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E应加在           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并且在广口瓶中放入                (填写所有试剂或用品名称)。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2·广东肇庆市一模](14分)I:某兴趣小组欲在绿色环保的条件下探究大气污染物SO2的性质,设计如下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则B中所盛试剂为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某同学设计了上图A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1装置,与A1装置相比,A2装置的优点是                                     (写两点)。

II: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32-、SO42-、HSO3-等阴离子。请回答:

(3)氨水吸收过量SO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 mol/L盐酸、2 mol/LHNO3、1 mol/LBaCl2溶液、l mol/LBa(OH)2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SO32-、HSO3-,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适量“吸收液”于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取l mol/L BaCl2溶液向小烧杯滴加直至过量。

若出现白色浑浊,则溶液中存在SO32-或 SO42-

步骤2:将小烧杯中的浊液过滤、洗涤,再用适量水把附在滤纸上的固体冲入另一小烧杯中;向冲下的固体                         

                                           

                          

                     

步骤3: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