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C.
|
2. 难度:简单 | |
太阳耀斑强烈爆发,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 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 B. 产生“磁暴”,导致全球变暖 C. 人们海上冲浪会受到严重影响 D. 北京地区可以在夜晚看到极光
|
3. 难度:简单 | |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移动规律大致是( ) A.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B.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 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
|
4. 难度:简单 | |
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 B.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 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D. 东经120°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
5. 难度:简单 | |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 地壳 B. 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核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1.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关键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2.能说明大地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关于①③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上升,冷湿 B. ①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C. ③带为西风带,风向为西北 D. 某地如果常年受③带控制,气候寒冷干燥
|
8.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 甲地风向为西南风 B. 乙地气温较高 C. 丙地风速最大 D. 丁地气压最低 2.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锋 ④冷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9.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洋流的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 甲向南流,增温增湿 B. 乙向南流,降温减湿 C. 甲向北流,降温减湿 D. 乙向北流,增温增湿 2.a、b两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a地夏雨冬干,冬寒夏热 B. b地夏雨冬干,冬暖夏凉 C. a地全年多雨,四季如春 D. b地全年少雨,终年炎热
|
10.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1.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塑造黄河三角洲的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若此图表示某海域大洋环流示意图,则该海域位于( ) A. 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B. 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C. 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D. 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
11. 难度:简单 | |
我国生活、生产中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 ) A. 河水、冰水 B. 地下水 C. 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 地下水、淡化海水
|
12.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 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 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2.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 A. ①② B. ① ④ C. ②① D. ②③
|
13. 难度:简单 | |
贵州群山深处的“大窝凼”是由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以及溶洞组成喀斯特地貌群。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此建成启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大窝凼”特殊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 ) A. 风力 B. 流水 C. 冰川 D. . 生物
|
14. 难度:中等 | |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油橄榄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油橄榄主要分布在( ) A. 热带雨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油橄榄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反映了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炎热干燥 B. 夏季高温多雨 C. 冬季温和少雨 D. 冬季寒冷干燥
|
15. 难度:中等 | |
读中低纬度海水等温线图(虚线表示洋流),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 ②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C. ①②均向北流动 D. 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
16. 难度:简单 | |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大。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 生产性 B. 平衡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
17.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北半球河口三角洲示意图。①②③④四点中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18. 难度:中等 | |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若此刻东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 东经70° B. 东经90° C. 西经70° D. 西经110°
|
19. 难度:困难 | |
甲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乙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 (1)甲图为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EF为________ (晨线或昬线) (2)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 (3)甲图所示日期,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或慢),此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位置。 (4)乙图中当地球绕日公转由b运行到c时,直射点向_____ (南或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_。
|
20. 难度:困难 |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读气候类型图. 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判断,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在材料三中,A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____气压带和________风带(填数码)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 (3) 自D到A再到C自然带的不同,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________。
|
21. 难度:简单 | |
某中学地理活动兴趣小组暑假期间多我国东部沿海某地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读该地水循环及地址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其中①环节是________,②环节是________。 (2)若本区大量砍伐树木,主要会对水循环________(填图中数码)环节产生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整体性、差异性)。 (3)甲处地质构造的名称是________(背斜、向斜),甲处的地形是________。 (4)假设甲山顶部海拔为3000米,老师在上山前提示同学要多带一点衣服,请你从地理学的角度简述其原因。
|
22. 难度:困难 | |
读“我国东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A、B两图分别是②③两地的景观图. (1)图中,丙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乙丙两地中可能储存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 (2)A、B两地的地貌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3)分别指出影响图①②中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①________②________;这些外力作用在________季节强度最大. (4)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