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 B. 边界具有确定性 C. 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 区域内部无差异 2.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条件变化 B. 水分条件变化 C. 地势高低差异 D. 农业类型差异
|
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②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③向远西部地带迁移人口,减轻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④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应加快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建设 ②宁夏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③四川、广西是我国主要的水电输出省区 ④四川和湖南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3. 难度:中等 | |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B.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D.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
4. 难度:中等 | |
某学生利用暑假在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欠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 回答下列各题。 1.该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 A. 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B. 间接搜集法,定量的方法 C. 直接搜集法,综合的方法 D. 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2.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农村景观? A. 松辽平原 B. 黄淮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江汉平原 3.该地易出现荒欠的原因是 A. 生长季太短 B. 冬季风太强 C. 降水变率太大 D. 土壤盐度太高
|
5. 难度:中等 |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B.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C.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D.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2.下列做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 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 B. 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C. 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自觉参与环保活动 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使用一次性餐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6. 难度:中等 | |
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白绒山羊产区,所产羊绒有“软黄金”之称,产品远销日本、欧洲。阿拉善高原地区从1980年开始大规模放牧白城山羊,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建立起上百亩规模大小不一的羊绒加工厂。白绒山羊食物来源丰富,主要以草类植物为食。当地羊绒产业效益低下,并没有给当地牧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反而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现象非常严重。近年来阿拉善高原地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并将大水漫灌改用滴灌、喷灌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综合效益。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地牧民给山羊穿上“衣服”,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A. 防山羊受冷 B. 防太阳辐射 C. 提高羊毛的品质 D. 做标记防山羊走丢 2.为促进当地羊绒产业的发展,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 A. 改进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 B. 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 C. 创立自主品牌,提高知名度 D. 参与国际市场,加大出口量 3.将大水漫灌改用滴灌、喷灌等技术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A. 改善生态环境 B. 减轻土地盐碱化 C.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D. 扩大白绒山羊的放牧规模
|
7. 难度:中等 | |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曾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但在1972年干涸。20世纪90年代在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肥,人类“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下图示意罗布泊的面积变化及目前罗布泊附近的水系。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罗布泊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塔里木河中上游不合理的用水 B. 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 C. 沙地广布,湖水大量下渗 D. 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 2.罗布泊的复活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 盐碱化减弱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昼夜温差增大 D. 空气湿度增加
|
8. 难度:中等 | |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 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C. 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 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2.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①以前 B. ①②之间 C. ②以后 D. ④以后
|
9. 难度:中等 | |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 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 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 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
10. 难度:中等 | |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 资金相对欠缺 B. 技术水平较低 C. 地质环境复杂 D. 气候条件恶劣 3.“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A. 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 B. 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 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 D. 运营成本高导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较高
|
11. 难度:中等 | |
吉尔吉斯斯坦水能蕴藏量丰富,是中亚五国唯一的水电净出口国。由于化石能源匮乏,水电成为该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点,该国正不断加大水电开发力度。阿克苏河是我国新疆南疆最大的河流之一,为塔里木河的最大补给水源,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读阿克苏河流域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吉尔吉斯斯坦水能蕴藏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流量稳定 B. 河流落差大 C. 河流流程长 D. 河流流域面积广 2.吉尔吉斯斯坦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对南疆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①洪涝灾害的威胁增大 ②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降低 ③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 ④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 发源地——矿产资源开发和水能开发 B. 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C. 河谷平原——保护植被生态 D. 河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
13.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是 A. 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 B. 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严重 C. 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 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 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最主要意义是 A. 防洪 B. 发电 C. 养殖 D. 防治水土流失
|
14.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a、c两城市均分别在河流谷地,两地的地质构造都是 。 (2)B图中d城市为老煤矿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资源接近枯竭,经济一度发展缓慢,环境污染严重。试为该市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3)B图区域内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地各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来,受国外安全、绿色和关税等“三重壁垒”的影响。我国纺织产业国际贸易频频受挫。2015年8月,一条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国棉花产量过剩。但纺织企业浙江科美集团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2.18亿美元建厂生产棉纱线,然后将其大部分成品纱运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服装制作中心。 南卡罗来纳州位于美国著名的棉花带上,曾经是美国纺织业发达地区,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量纺织企业转移到中国、巴西和越南等国家,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机会。 图甲示意南卡罗来纳州在美国的位置。图乙示意南卡罗来纳州某地气候资料。图丙示意目前部分国家生产一磅纱线的平均成本。
(1)分析南卡罗来纳州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2)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南卡罗来纳州大量纺织企业转移到中国的主要原因。 (3)说明南卡罗来纳州吸引科尔集团前来建棉纱厂的有利条件。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科尔集团到南卡罗来纳州投资建厂受到美国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的主要理由。 问题②:科尔集团到南卡罗来纳州投资建厂曾经遭到许多专家的反对,试推测反对的理由。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文字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干流两岸平地少。人口和聚落少,主要分布着少数民族。乌江干流可修建多个水电站,进行梯级开发。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乌江“天险”的地学成因。 (2)根据图文材料,评价乌江干流进行梯级水能开发的条件。 (3)根据图文材料,从生产协作的角度举例乌江流域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4)简析乌江干流进行梯级水能开发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