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据测算,1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 000千克,释放氧气730千克。这体现出的森林的环境功效是 ( ) A. 涵养水源 B. 净化空气 C. 稳定大气成分 D. 维护生物多样性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 ( ) A. 马来群岛 B. 刚果盆地 C. 亚马孙平原 D. 西印度群岛
|
2. 难度:中等 | |
读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丙乙 C. 丙甲乙丁 D. 乙丙甲丁 2.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与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 B.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区进入雨林的机会 D. 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应该严格保护,完全不能开发利用
|
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 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 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 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
4.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 完成下列各题。 1.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 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2.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 ) 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 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 ③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 ④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 ⑤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 A. ①②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
5.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图中B处在古代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 植被类型由草原退化为荒漠 C. 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 D. 过度开垦和放牧破坏植被
|
6. 难度:中等 | |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荒漠化只发生在图中三个地区 B. 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 次生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A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 A. 沙漠化 B. 石漠化 C. 盐渍化 D. 三种类型都有 3.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 A.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次生盐渍化 D. 石质荒漠化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 ) A. 地形 B. 土壤 C. 水源 D. 热量 2.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 A. 小麦农场 B. 畜牧业 C. 灌草种植 D. 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
8. 难度:中等 | |
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多的是哪个洲( ) A. 南美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欧洲 2.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⑤⑥ 3.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土壤肥沃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
9. 难度:简单 | |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 吸烟除尘 B. 美化环境 C. 防风固沙 D. 净化空气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
10. 难度:中等 | |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的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新疆绿洲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的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
|
11. 难度:中等 | |
结合下面两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承诺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要增加森林面积4 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1)这两幅漫画反映了哪些问题? (2)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这说明热带雨林地区受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3)请你为森林保护献计献策。
|
12.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设历时34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四期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 647万公顷,其中,营造防风固沙林282.4万公顷,各类经济林369万公顷,薪炭林107万公顷,营造灌木饲料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5.05%提高到12.4%。三北工程取得了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显著成就。 材料二 我国生态工程森林分布示意图。 (1)写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 (2)图中字母D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作用。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分别有什么影响?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下图是我国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的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 (1)说出图中科尔沁草原变化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分析导致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