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我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登陆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结合地球和火星地理特征比较表(下表)

完成下列问题。

1.火星属于(   )

A. 地月系    B. 类地行星    C. 河外星系    D. 远日行星

2.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面温度高    B. 其轨道有近圆性特点

C. 属于恒星    D. 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5年10月5日斯德哥尔摩(北纬59°23′,东经18°00′)当地时间(区时)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斯德哥尔摩所在的时区是(   )

A. 中时区    B. 东一区    C. 东二区    D. 东八区

2.我国观众要实时观看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收看的北京时间是(   )

A. 10月5日18:30    B. 10月5日12:30

C. 10月5日8:30    D. 10月5日20:30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②地相比,⑤地(   )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 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2.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

A. 5时    B. 6时    C. 17时    D. 23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四地中,纬度最低的地点是(   )

A.     B.     C.     D.

2.若图中甲地与丙地昼长相同时,下列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北移动    B. 向南移动    C. 直射赤道    D. 直射23°26′N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8年6月14日-7月15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俄罗斯境内举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 海南中学昼长变长

C. 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2.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地球位于图中(   )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为北京市某楼房朝南窗户的正午阳光照射情况(S是阳光照射在室内的面积)。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S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日期为(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当S达一年中最小值时(   )

A.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附近

C. 该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地质工作者深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形成该地貌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地壳上升运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

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6年12月7日,某地发生6.4级地震。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地震发生地点判断,这次地震发生在(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交界处

2.此次地震发生时,当地(   )

A. 人们先感觉到地面左右摇晃

B. 人们先感觉到地面上下震动

C. 气候正处于高温晴朗的时期

D. 气候正处于寒冷干燥的时期

3.据图可判断出(   )

A. ①地地壳稳定    B. ②海域面积将变小

C. ③海域面积将变大    D. ④地附近为消亡边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2.④处的风向为(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下图为橘子洲实景图。

完成下列问题。

1.“橘子洲”形成的原因是(   )

A. 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而成

B. 河水湍急,流水侵蚀下切而成

C. 河床宽阔、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

D. 岩层受水平挤压,中间向上隆起而成

2.此词创作于1925年12月,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而北国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体现了(   )

A. 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B. 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向斜构造的是

A.     B.     C.     D.

2.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A.     B.     C.     D.

3.图中丙.丁处的地貌作用形成是由于

A. 风力沉积    B. 风力侵蚀    C. 流水沉积    D. 流水侵蚀

4.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雨季时使水循环中(    )环节水量明显增多。

A.     B.     C.     D.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2.6日的天气特征是(   )

A. 天气晴朗    B. 阴雨、大风

C. 绵绵细雨    D. 降雨、升温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   )

A. 夏威夷高压    B. 印度低压    C. 亚洲高压    D. 冰岛低压

2.此时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副极地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4.此季节,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 高温少雨    B. 温和湿润    C. 炎热干燥    D. 寒冷干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读“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乙地气候特点是(   )

A. 终年温和多雨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终年高温干燥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关于丙地的正确叙述是(   )

A.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B. 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C. 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 典型景观为热带荒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可能是(   )

A. 温带

B. 亚热带

C. 热带

D. 亚寒带

2.该山地自然带数量较多,其形成与下列因素中关联度最弱的是(   )

A. 纬度    B. 海拔

C. 洋流    D. 相对高度

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

A. 信风影响    B. 赤道低压带影响

C. 西风影响    D. 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甘肃省的永泰曾是宜居古城,近几十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外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永泰城中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永泰城中居民外迁,说明当地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人口的精神生活需求

B. 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C. 资源状况

D. 人口的智力及技术条件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关于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数量的有限性    B. 资源间的联系性    C. 利用的发展性    D. 分布的均衡性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四图,表示北半球西风和南半球信风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 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 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外力力作用形成的

D. 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三类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

A. 地表径流    B. 降水    C. 地下径流    D. 蒸发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通常在夏季

C. 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D. 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下列气候类型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而形成的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

A. 钢材    B. 核能    C. 土地资源    D. 水资源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   )

A. 修建分洪区    B. 洪泛区土地管理

C. 实行防洪保险    D. 加固堤坝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北半球的冷锋

B. 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天气转晴,气温下降

C. 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冷锋

D. 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天气转雨,气温升高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属于暖流的是(   )

A.     B.

C.     D.

2.洋流④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A. 增温

B. 增湿

C. 降温

D. 减湿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地球自转示意图

(1)图示节气为北半球的_________,时间为________日前后

(2)A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

(3)此时,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

(4)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其日落时间为_________

(5)此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其昼长为_________小时。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

(2)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若图示环流为南半球中纬环流,则A地气压带为_______,其成原因是______(热力或动力)原因;

(3)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若仅考虑热力环流,城市比乡村更多________(晴天或雨天)。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亚洲季风图”

(1)左图是亚洲季风图,此时对应右图中的_______ (填 E、F、G 字母)

(2)此时,B 处盛行________季风(风向),主要成因是_______

(3)在B季风影响下,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呈_______(顺/逆)时针方向流动

(4)④风带名称是_______

(5)受①④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其降水特点为_____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

(1)河流甲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月,其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河流甲______(有或无)断流现象,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和___________地区

(3)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补给形成的,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地区。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北半球陆地理想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其中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气候(填名称)

(2)图中D表示的自然带是______,H地山脉的基带是____

(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 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_____

(4)从D→E→F自然景观变化是_______、草原、_______

(5)在图中的各个字母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字母)是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