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 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C.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3.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征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 植被    B. 地形    C. 河流    D. 气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 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 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 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现象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雨雪分界线是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下图示意某年1月19~22日我国局部地区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    ②暖锋    ③气旋    ④反气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右上图),可有效地防御冻害,其原理是

A. 阻挡地面辐射    B.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 减弱大气逆辐射    D. 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A. 东南风 降水季节差异明显    B. 西北风 气温年较差大

C. 东北风 天气晴朗    D. 西南风 气温日较差小

2.Q地的气候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位于高压脊

B. ②③两地天气晴朗

C. ①、④两地的风向大致相同

D. ②地位于冷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

2.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     B.     C.     D.

3.下面气压变化,最可能是乙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是

A.     B.     C.     D.

4.甲、乙两处天气系统比较,甲一定

A. 气温低    B. 风力大    C. 气压高    D. 降水多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 a増强 B. b增强 C. c减弱 D. d减弱

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 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 结冰期变短 B. 丰水期水位上升 C. 流量更加稳定 D. 结冰期变长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洋流

A. 是寒流,向南流    B. 是暖流,向南流

C. 是寒流,向北流    D. 是暖流,向北流

2.上述洋流

A. 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 导致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C. 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D. 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 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 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 乙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A. 阿尔卑斯山脉    B. 冰岛    C. 台湾岛    D. 喜马拉雅山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

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溶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2.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丙→甲→丁    D. 丙→甲→丁→乙

3.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A. 非洲刚果盆地    B. 我国西北地区

C. 我国黄土高原    D. 我国南方地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到本世纪末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中国承诺,到2030年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60%-65%。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

A. 部分岛屿消失    B. 冰川面积增大

C. 海洋面积缩小    D. 企鹅数量剧增

2.为达到我国碳强度降低的目标,最有效的措施是

A. 提高森林覆盖率    B. 扩大油气进口

C. 积极开发新能源    D. 降低GDP增幅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M地位于山地的西侧,该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地一侧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图中非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A. 常绿硬叶林    B. 高山草甸    C. 荒漠    D. 雨林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早晨5:00,生活在杭州(30°N,120°E)的小丽与在西藏拉萨(29°N,91°E)工作的爸爸通话。

小丽:爸爸,已经天亮了,您起床没?

爸爸:还没有,我这边天还没亮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杭州已经天亮了,而拉萨还没天亮,其主要原因是

A. 海拔不同    B. 纬度不同    C. 天气不同    D. 经度不同

2.父女俩通话时,拉萨的地方时约为

A. 3:00    B. 5:00    C. 7:00    D. 9:00

3.小丽与爸爸通话的这天,最有可能是

A. 3月21日    B. 5月13日    C. 10月1日    D. 12月28日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2)乙地附近海域夏季风平浪静,冬季风急浪高,试分析原因。

(3)简述风带的移动对丙地夏季降水的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是世界主要棉花种植区,出产的棉花十分优质。该流域农业不能靠自然降雨,为了灌溉棉田,修建了许多灌渠,每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采走大量的水。但灌渠有30%-75%的水因沙漠高蒸发率和沿途渗漏而损失,水量损失很大,加上各国之间水争不断,咸海失去了80%的水体。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

(2)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原因。

(3)为防止咸海进一步减小,该区域在农业生产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在河口形成巨大的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

(2)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湄公河三角洲形成过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