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梧州市2018年春季学期4月份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特点中属于城市垃圾特点的是(  )

①数量大 ②品种多 ③变化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图,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巴黎是河心岛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区位优势是(  )

A. 河口位置    B. 利用天然河面防卫    C. 河流汇合处    D. 航运起点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城市,都是以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  )

A. 伦敦、巴黎、芝加哥、埃森    B. 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埃森

C. 利物浦、敦刻尔克、底特律、慕尼黑    D. 孟买、圣保罗、纽约、柏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自然因素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大城市极少,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生存条件不及东部地区    B. 植被稀少,多内陆河

C. 交通闭塞,对外联系不便    D. 多平原、山地,不利于设城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市区交通拥挤

为了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中,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上海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将浦西的外滩和浦东的陆家嘴联结起来,下列说法不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A. 在继承历史基础上的创新    B. 昔日的土地利用现在已完全改变

C. 知名度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D. 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关于中心地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区域内,高级中心地的数目多

B. 高、低级中心地的职能和服务范围相同

C. 同一区域内,高、低级中心地的数目相同

D. 同一区域内,高、低级中心地的数目不同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区,下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

某城市一日不同功能区停车率变化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GIS中,城市交通图和工厂分布图叠加,可以(  )

A. 为商业网点选址    B. 估算工农业总产值

C.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 分析工厂分布区位是否合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某个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图中各点城市区位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有关气候与城市区位的影响,正确的是

A. 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与气温有关,与降水关系不大

B. 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C. 气候条件恶劣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没有城市的分布

D. 世界城市多集中在临海边缘地带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既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又是年降水量 400 mm 以下的特大城市是(  )

A. 包头、乌鲁木齐    B. 太原、西安

C. 兰州、齐齐哈尔    D. 包头、银川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关于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在工业革命后开始的

B. 影响城市区位的所有社会经济因素将一直起作用

C.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会随时代发展发生变化

D. 宗教、军事等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

B. 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C. 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D. 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且城市的发展水平低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B. 城市数目的多少

C. 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 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A. 产业革命以前    B. 产业革命至20世纪初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雕像溶蚀严重,有的雕像溶蚀厚度已超过了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A. 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

B. 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 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和物含量增加

D. 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B.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C. 乡村地区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D.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北京市商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是一座历史古城,北京商业网点的发展体现了______________理论。

(2)北京城内的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大致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形。

(3)原旧城内的完整六边形共有七个,其中间的一个是______________中心,其余六个为______________中心。

(4)新中国成立后,在旧城周边增加了新街口、北新桥、菜市口、广安门、红桥等商业中心并繁荣起来。这说明满足______________理论要求的商业中心布局是合理的。

(5)在图中画出以天安门为中心的高一级中心地的范围。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________地貌上。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

(5)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反映的是对城市土地租金、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乙图反映的是城市土地租金的变化,受城市内部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甲、乙两图中位于市中心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区,该区位于城市中心的原因是什么?

(3)城市中各类经济活动支付租金的能力不同,______________的付租能力仅次于商业,所以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形成______________,该区选择这个区位,既可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

(4)乙图显示,在市中心附近会出现住宅是因为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读“华北某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系列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_______过程。

(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图中种植业由水稻改种小麦、玉米,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发展与城区的扩展互为响应与推动;该城市继续扩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6)从城市工业布局的状况来看,布局不合理的是________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乙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选)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