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
一、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济宁市区划调整尘埃落定“一城五区”蓝图确定。经过多年努力,济宁市成功实施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设立了新的任城区;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新设了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对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进行扩容提升。读济宁市区划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济宁市区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阜市和兖州区都是行政区

B. 太白湖新区是按照自然要素特征划分的

C. 任城区是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

D. 嘉祥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无明确的界线

2.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近十年济宁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应该是(    )

A. 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B. 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C. 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D. 第二、三产业比重呈反向变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为2014年湖北、上海、四川三省市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 上海、湖北、四川    B. 湖北、四川、上海

C. 上海、四川、湖北    D. 四川、湖北、上海

2.目前,上海市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 便利的水陆交通    B. 丰富的矿产资源    C. 大量廉价劳动力    D. 先进的科学技术

3.造成上海与四川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 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    B. 地理位置的差异

C. 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D. 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 湖底沙砾石广布,水质好    B.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C. 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高    D. 湖滩面积大,水浅,食物较为丰富

2.近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围湖造田

C. 气候变干,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1933年5月27日,罗讷河公司成立,实施对罗讷河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和开发经营。水电站建设是罗讷河综合开发的重要方面,并且干支流开发方式不一:干流以低坝为主,而在支流上所建均为高坝。下图为罗讷河流域水电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日内瓦至里昂河段在水坝修建以前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较小

B. 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C. 7月份河流水位较低

D. 河水流速较慢

2.罗讷河支流水电开发选取高坝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密度小,移民压力小②深山峡谷地形,淹没范围小③发电量大,工程效益高④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若在罗纳河下游地区发展水稻种植,则其最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 光热不足    B. 水源短缺    C. 雨热不同期    D. 土壤贫瘠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内蒙古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 甲一耕地,乙一林地,丙一草地    B. 甲一草地,乙一林地,丙一耕地

C. 甲一耕地,乙一草地,丙一林地    D. 甲一林地,乙一草地,丙一耕地

2.M地的农业发展方向是

A.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B. 推进农业规模化和生态化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C. 强化人T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D. 退耕还湿,利用湿地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过度采伐,“地球之肺”——热带雨林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2010年11月3日,美国银行承诺将投放100万美元,用于支持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创新模式森林保护工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的深入  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  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湿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 开辟大型农牧场    B. 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C. 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D. 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3.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发展雨林观光旅游业  ②发展雨林生态农业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 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应采用的措施是

A. 扩大煤炭开采量    B.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 小煤矿合并成大集团经营

2.下列关于山西省能源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输电会造成生产区的大气污染②输电成本较高③煤炭在运输过程中会有所损耗④输  电会加剧该省的水资源紧张状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起于宁夏宁武坑口电站,止于山东胶州换流站,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5个省区43个县(市),全长1333千米,是世界首个±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点建设项目。截至2014年12月31日,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年输送电量已突破280亿千瓦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银东直流输电工程的电力资源主要是

A. 水能发电    B. 火力发电    C. 地热发电    D. 核能发电

2.银东直流输电T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为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解决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 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新网广州2016年8月2日电  来势汹汹的台风“妮妲”于2日03时35分在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登陆时风力达到l4级,成为近年来正面登陆珠江三角洲的最强台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监测台风“妮妲”实时位置需利用的最关键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GPRS

2.在抗御台风“妮妲”带来的洪水灾害中

A. RS可准确搜救被困人员    B. GIS可分析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

C. GPS可确定洪水的范围和变化    D. RS、GPS不能起作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西部重点生态综合治理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例中代表土地沙漠化防治区的为

A.     B.     C.     D.

2.下列各生态综合治理区采取的防治措施,正确的是

A. ①一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 ②一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C. ③一开辟水源,合理灌溉    D. ④一退耕还林,合理种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近100年来,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从欧洲转移至日本,然后到韩国,于2012年中国成为造船业第一大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造船业转移的因素有

A. 造船技术的不断进步    B. 国际贸易的发展,对船舶的需求量大增

C. 原料产地的不断变化    D. 转入国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

2.当前造船业向我国转移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

A. 对港口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B. 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C.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    D. 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省区简图

材料二  油菜籽是甲省区的主要食用油,该省区油菜籽千粒重4g-6g,每株产量10g-20g。甲省区油菜籽不仅单产高于乙省区,而且质量较优,是真正地绿色食品。该省的菜油要比从外地进入的菜油高出20%的价格。

(1)比较图示两省区地形地势特征的差异。

 

(2)简述甲省区(相对于乙省区)发展油菜种植的优势条件。

 

(3)与乙省区相比,甲省区水路与陆路交通都十分落后,试分析原因。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如果在腾格里沙漠进行生态建设,有a:种草,b:植树造林,c:白然恢复三种措施。请你选择合理措施,并说明理由。

(2)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指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不利影响。

(3)为什么说“一旦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减少,对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河西走廊生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5年河南粮食总产量突破1200亿斤,其中夏粮达到702. 36亿斤,居全国第一。读河南省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河南省夏季初收获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对该粮食作物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2)简述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布局,河南省东西部农业生产方式有何差异?说明原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目前,东莞2 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 200万人口中有1 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工业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

(2)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