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周边农业的发展状况,图中M代表2011年情况,N代表2000年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M、N表示该城市周边农村的农产品产值构成,则影响该地农业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市场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2.若图中M、N表示该地农业用地的比重构成,则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是( ) ①农业技术的进步 ②交通和城市发展 ③花卉经济效益更高 ④粮食需求量增大,价格上涨 ⑤劳动力价格降低 ⑥政策扶持 ⑦地价上涨 A.①②④⑤⑦ B.①②③⑥⑦ C.①③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⑦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2.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城市主城区2011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城市主城区人口总数由多到少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甲、丙 2.有利于甲城主城区人口迁移的条件可能是( ) A.主城区就业率高 B.主城区服务设施齐全 C.农业经济发达 D.城乡交通便捷
|
4. 难度:中等 | |
图甲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乙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00年~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
5.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有关该市的描写,较合理的是( ) A.河流由西向东穿过市区南部,河水波光粼粼 B.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由东南方向直抵市中心 C.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达到60米 D.该市三个工业区,半环状相连绕城分布 2.下面对该城市产业区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新区受地质灾害威胁最小 B.化工区的合理性体现为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 C.轻纺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离市区太近 D.化工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位于市区冬季风的上风向
|
6. 难度:中等 | |
假设每生产1t钢要消耗1.5t煤炭和1.5t铁矿石,下图中甲、乙两地和乙、丙两地相距都为10km,甲、丙两地相距8km。每吨煤炭、铁矿石和钢材的运费分别为0.2元/千米、0.12元/千米和0.35元/千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若甲地为钢铁的消费市场,则图中最适合建钢铁厂的是( ) A.v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乙地和丙地之间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此刻,乙地吹(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
8.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油菜是近年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类产品,油菜籽已成为一种世界性重要油料。目前,加拿大是油菜籽的最大出口国,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一半。该国重视油菜良种培育,育种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材料二:加拿大油菜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和加拿大中南部油菜生产区气候统计资料。 (1)评价加拿大中南部油菜主产区发展油菜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 (2)在农产品出口中,加拿大水产品出口也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其原因。(10分) (3)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沿海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加拿大的油菜籽为原料,生产食用油。该公司运输油菜籽适宜采用 (运输方式),分析其原因。(8分)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新疆阿拉尔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阿拉尔在维吾尔语里是“绿色岛屿”的意思。阿拉尔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兵团人的努力,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长绒棉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5%。
(1)据图说明阿拉尔成为“绿色岛屿”的主要自然条件。(4分) (2)阿拉尔地区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是否合理?试简述理由。(6分) 材料二:某中等城市布局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在甲、乙、丙、丁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地王”?理由是什么?(8分) (4)丁处铁路、公路交会,经常发生堵车和交通事故,现已建立交桥,但仍然拥堵,原因何在?(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