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向东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 2.在N点: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
2. 难度:中等 | |
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S地为地中海气候 C.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2.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 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 ③A地为河谷东岸 ④B地为河谷东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关于图中等温线及湖泊水位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七月份等温线 ②为一月份等温线 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时20分 B.11时20分 C.21时20分 D.23时20分 2.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大圆为晨昏圈,圆内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飞机沿最近路线从E点到F点的飞行方向为 A.向东 B.向西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2.F点的夜长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8小时 3.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北京正旭日东升 B.哥本哈根(55°N,12°E)市民看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C.圣地亚哥某游客正在观看日落景观 D.悉尼午阳高照
|
5. 难度:中等 | |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加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2.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A.地面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
6. 难度:中等 | |
读南美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判断是 A.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B.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 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2.②处自然带与其相应的气候组合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 D.温带草原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
7. 难度:中等 | |
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点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D 2.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 大风降温阴雨 B.连续性降水 C. 秋高气爽 D.炎热干燥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丙三地所在半球及其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乙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丙位于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D.甲能确定,乙、丙不能确定 2.若丙图中河流方向不变,等高线为等潜水位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 C.丙地盛行西南风 D.乙地高温多雨
|
9.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有 A.③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2.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错误的说法有 A.受上升流⑤的影响该海域可能形成重要渔场 B.寒暖流交汇海区②、④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 D.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③沿岸多于④
|
10.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 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 P、M 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P、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冬至日正午,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则 P、M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 米 B.400 米 C.500 米 D.600 米 3.图中P点位于Q点的方向及P点附近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西南 320米 B.东北 220 米 C.东北 320 米 D.西南 220 米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2.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3.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北坡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
12. 难度:中等 | |
读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区域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沿岸气候炎热,沙漠广布 C.沿岸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D.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森林茂密 2.乙地年降水量在2000 mm以上,其降水丰富的原因之一有 A.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上,多地形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C.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13. 难度:中等 | |
下面为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 1.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东部 B.四川盆地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 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 2.图中①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B.受准静止锋影响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2013年6月,联合国第三届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如火如荼的举行,目标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新协议准备草案。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2分) (2)简述A国冬季降水西部海岸多于东部海岸原因。(2分) (3)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分) (4)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5)全球气候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有什么措施?(4分)
|
15. 难度:困难 | |
读下图,回答(1)~(4)题。(11分) (1)指出图中洋流①、②的名称。(2分) (2)结合图中洋流,说明洋流对甲、乙两地气候的影响。(3分) (3)一艘轮船自城市A航行至城市B。到达丁的过程中,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____,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度会________,请说明原因。(4分) (4)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2分)
|
16. 难度:困难 | |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读中国部分区域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材料二: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 (1)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河段,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正位于________ 省(简称)境内。(2分) (2)简述黄河中游河段的水文特征。(3分) (3)试分析“旱腰带”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4分) (4)试分析渭北“旱腰带”地区葡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 (5)黄河中游地区是“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长期以来,对河流上中游水电的大力开发,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请简述理由。(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