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可能原因的相关论述,不合理的是 A.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恰好吸引了足够厚和适宜的大气 C.地球本身特别是地球表面地貌形态、水文条件等较为稳定,近几千万年以来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够保证有相对稳定的温度
|
3. 难度:中等 | |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四季更替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C.昼夜长短变化 D.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5. 难度:简单 | |
东经1610比东经160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 地方时晚 D.一定先看到日出
|
6. 难度:简单 | |
太阳辐射是 A.地球上产生极光现象的主要原因 B.地球内部能量的主要来源 C.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D.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
7. 难度:中等 | |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子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耀斑是太阳活动激烈的表现形式 C.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D.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
|
8. 难度:中等 | |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A. 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
9. 难度:中等 | |
2010年1月,美国发射的“勇气”号、“机遇”号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读下表相关资料,说明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更替周期长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A.① B.③ C.② D.④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A.a→c B.b→d C.d→e D.c→e 2.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3.当太阳直射点由a向c移动时,宜昌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高 D.高-低
|
12. 难度:中等 | |
13. 难度:简单 | |
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 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 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
|
14. 难度:简单 |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①~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内部圈层 B.③④属于外部圈层 C.②圈层密度最大 D.①②③④圈层之间有明显界限,不存在联系 2.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 A.① B.② C.③ D.④
|
15. 难度:中等 | |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差)。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1. 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丁丙乙甲 D. 丁丙甲乙 2.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A. 10小时25分 B. 8小时35分 C. 9小时15分 D. 14小时45分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NOF C.∠FOT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3.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A.热带 南、北温带 B.南温带 北温带 C.南寒带 北寒带 D.热带 南、北寒带
|
17. 难度:中等 |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在图中A处和公转轨道上分别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2)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是 (节气),阳光直射在 纬线上,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 (3)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太阳直射在 ,此时宜昌昼长为 小时。 (4)当地球位于C处后,南半球进入 (季节)。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 (最大值或最小值)。 (5)当地球从A转到C时,宜昌的昼长 (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 (变大或变小)。当地球从转C到A时,宜昌的昼长 (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 (变大或变小)。 (6)当地球从D转到B时,宜昌的昼夜状况是 ,此时段为北半球的 (夏半年或冬半年)。当地球从B转到D时,宜昌的昼夜状况是 ,此时段为北半球的 (夏半年或冬半年)。
|
18. 难度:困难 | |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3)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 (5)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只考虑纬度因素),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6)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 (7)下图是一幅“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在图中根据以下要求画出同时期的光照图。要求:①用箭头表示自转方向,②画出晨昏线,③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