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份遭遇干旱。下图为2011年初的干旱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干旱最严重的省份有 A.江苏、山东、山西、河北 B.山东、山西、湖北、陕西 C.江苏、安徽、山东、河南 D.山东、安徽、河北、山西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③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3. 难度:中等 | |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大致分布在Q纬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纬线Q的纬度应为 A.北纬20° B.北纬25° C.北纬30° D.北纬35° 2.这条东西向景观密集的地带,较小的自然差异表现在 A.海拔高低 B.昼夜温差C.植被类型 D.昼夜长短
|
4. 难度:中等 | |
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5.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如果 只考虑纬度及海陆分布因素,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若②③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B.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C.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期 D. 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控制
|
6.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沿115°E经线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春雨比重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江淮地区 2.从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可以推出 A.春季降水量①地区比②地区多 B.春季降水量①地区和③地区一样多 C.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④地区少 D.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①地区多
|
7. 难度:中等 | |||||||||||||||||||||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B.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
9. 难度:中等 | ||||||||||||||||
读“2012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顷)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A.内蒙古、海南 B.山东、广东 C.安徽、宁夏 D.黑龙江、上海 2.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多沼泽地 B.水资源不足 C.多泥石流 D.多台风
|
10. 难度:中等 |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甲是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乙是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2.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①~④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 C.②~③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③~④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2.⑤~⑥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A.风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水能
|
12. 难度:中等 | |
了解区域地理特征、成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山西太原、海南海口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本题每小点一分共14分) (1)据图分析,与海口相比,太原的气温特征及原因。(7分) (2)简要说明太原、海口两地因气温影响产生的农业生产差异。(4分) (3)太原位于汾河谷地,请在下图中的线上画出岩层相对运动的方向,并说明该谷地的成因。(3分)
|
13.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本题每小点一分共14分)。 (1)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①是晋煤外运,②是___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与③调出的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4)图中②③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 。(4分) (5)②工程的起点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中 棉的品质好,闻名全国,请你用已学过的知识,说明本区发展商品棉的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5分)
|
14. 难度:困难 | |
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图,回答:(11分) (1)写出上图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数码所代表的左图中经济发展核心城市的名称: M ,N (2)沿海经济地带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它包括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写出工业基地②③的名称:② ③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是从沿海向 、 地区推进,同时积极 向 拓展。 (4)沿海经济地带能源缺乏,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大力发展风能等新能源,请你用我们已学知识解释该地发展风能发电的区位因素(4分)
|
15. 难度:困难 | |||||||||||||||||||
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2:甲河段水文站测绘的2001~2011年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3: 2011年攀枝花工业产值统计表
(1)“攀西-六盘水” 资源富集区共跨我国________个省,其优势能源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⑵目前,攀枝花工业中主导产业是________产业;________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_。(6分) ⑶描述2001~2011年甲河段年输沙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