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题目。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据此回答下题。 1.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AB段的比例尺为1:10000000 D.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2.从A点到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A.从A点向东到B点 B.从A点向西到B点 C.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
3. 难度:中等 | |
比例尺是地图三要素之一,其实用性很强。完成下题。 1.下列三幅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的三种地形,比例尺分别为1:100000, 1:10000, 1:100,则坡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4cm2 B.40cm2 C.80cm2 D.8cm2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c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C.d>e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3.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5. 难度:简单 | |
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示意图”,判断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的成因是 A.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而形成 B.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面形成 D.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2.一轮船从E沿岸的港口出发前往印度的孟买,走最短航线须经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好望角 D.苏伊士运河
|
6. 难度:中等 | |
读下列经纬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接近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四个地点中,有大片温带荒漠分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四条河流的入海口附近,读图判断下列问题。 1.这四条河流的名称依次是 A.尼罗河、幼发拉底河、钱塘江、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印度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C.幼发拉底河、恒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D.尼罗河、印度河、密西西比河、珠江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候特点相似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月北纬30°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折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中心中,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乙、丙、丁四地有世界著名河流,关于该月份这些河流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冰雪融水达一年中最少 B.乙地—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 C.丙地—大部分河段结冰 D.丁地—为枯水期
|
9.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都没有结冰期 B.主要的补给水源都是雨水 C.汛期都十分明显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2.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 B.径流量 C.经济 D.地形
|
10.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 地形条件 C. 局地水域 D. 植被分布 2.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 含沙量高 B. 流程较短 C. 春夏汛明显 D. 冰川补给为主
|
11. 难度:中等 | |
读“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2.有关大气运动的几个力的正确叙述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减小风速,不影响风向 D.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速、风向起主要作用 3.北半球一架飞机在高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的境况是 A.飞机在顺风飞行 B.飞机在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
12.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b>c>d>a B.气压:a>c>b>d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b地多为晴朗天气 B.①表示西风带 C.a地多锋面气旋活动 D.①表示东北信风带
|
13. 难度:中等 |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关于甲、乙两地的描述,可信的是 A.甲、乙两地的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 B. 甲、乙两地的高温期和多雨期相反 C. 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D. 两地的植被类型大致相同
|
14. 难度:中等 | |
不同地区民居特征可以反映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保护四合院意义不仅仅是保护老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回答小题。 1.关于四合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合院的四面围墙,体现了身份地位 B.坐北朝南的正房为主人居住的房间 C.四合院的最大优点是冬暖夏凉 D.四合院的形成与北方地区的气候无关 2.下列各地的民居特征,表述不准确的是 A.湿热地区雨水多,墙体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内干爽 B.寒冷地区的劲、雪大, 屋顶建成高耸的平顶,不易积雪,还可晾晒农产品 C.西双版纳的民居高脚、窗大、墙体薄,有利于排水散热 D.气候干旱的北非,墙厚窗小,保持室内温度较低,防止风沙的入侵
|
15. 难度:中等 | |
(9分)读下面所示的一组海峡轮廓图,完成下列两题。 (1)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___;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___;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图中代号是___________;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A、C海峡的地理意义。
|
16. 难度:中等 | |
(10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2分)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请结合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其群岛的形成原因。(2分)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3分) (4)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而短小的原因。(3分)
|
17.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回答:(7分) (1)图中数字①—④代表的城市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 (填写数字代号)。 (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②城市飞往④城市,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 (3) A大洲的土著居民为 ___________人,其人种类型为___________。 (4) B大洲西部沿海最主要的是什么气候类型?简述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
18. 难度:中等 | |
(7分)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径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 (2)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河段的通航条件何处较好?请说明原因。(3分)
|
19. 难度:中等 | |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河流P-M段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其________岸冲刷较严重。(2分) (2)计算图中X与Y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米,居民区与甲山峰之间的最大温差约为________℃。(取整数) (2分) (3)人们计划在乙处兴建水库大坝,简述其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2分) (4)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内地形、地势分布的特点。(4分)
|
20. 难度:困难 |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依据图中信息,推测美国棉花带分布区的气候特征(2 分)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4 分)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6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