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关于图1中天体系统①一④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一太阳系

  B.②一银河系

  C.③一总星系

  D.④一地月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

  A.恒星和行星

  B.恒星和星云

  C.彗星和地球

  D.卫星和星云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太阳外部结构可分为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日冕、色球、光球

  C.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光球、色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A.耀斑     B.太阳风     C.黑子     D.日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

  ①昼夜现象

②昼夜交替现象

③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其地方时不同

④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方向发生偏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图2示意太阳光照情况,其中所示日期相同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关于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在莫霍面传播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S波、P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

  B.S波、P波的速度都明显下降

C.S波完全消失,P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A.单质    B.矿物    C.化合物    D.矿产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由于变质作用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有

  ①花岗岩   ②石英岩   ③大理岩   ④石灰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图3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形成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外力作用表现形式,按发生时间由先到后排列,依次是

    A.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风化→搬运

    C.侵蚀→风化→搬运→堆积    D.风化→堆积→搬运→侵蚀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关于图4中各点气压、空气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点上空的空气运动方向向下

  B.②点气压大于④点的气压

  c.近地面空气由①点流向③点

  D.①—④各点中,③点的气压最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图5所示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图6中能正确反映大洋洋流模式的图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沉没,下列渔场中可能受污染的是

    A.舟山渔场    B.北海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附近渔场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是

    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B.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人类活动,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

  A.内蒙古草原退耕还林

  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

  C.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为耕地

  D.大量砍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森林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

  B.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

  C.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

  D.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杂乱堆积特征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黄河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陆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区域,主要是由于

  A.黄河三角洲地壳上升

  B.全球气候变暖

  C.黄土高原因水土流失使植被遭到破坏

  D.黄土高原因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分异规律中,自然带类型最多的山地是

    A.滨海地区的高山    B.低纬度地区的高山

    C.内陆地区的高山    D.中纬度地区的高山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自然地理环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A.水分    B.地貌    C.热量    D.海陆差异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类似半坡村落遗址这样的先人聚居的村落,大多位于

    A.山问平地    B.河流阶地    C.平坦高原    D.内陆盆地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关于地形对公路选线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地穿越等高线

    B.山谷中的道路应取直道

    C.平原地区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良田

    D.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地绕过小村庄、小居民区或大城市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图7所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洪水灾害

  B.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

  C.全球性干旱造成水资源供给不平衡

  D.工业发展造成海水污染严重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关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上升之中

  B.温暖期偏短、寒冷期偏长

  C.新生代以干旱为主

  D.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A.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B.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C.人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D.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表中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四国中,美国能源利用效率最高

    B.日本能源利用效率在降低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其他三国

    D.印度能源利用效率及发展趋势均优于我国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经济发    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也不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阶段——生物资源

    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

    C.后工业化阶段——气候资源

    D.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爆发   

B.洪涝和干旱

C.台风和寒潮        

D.滑坡和泥石流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过慢 

C.人口老龄化问题 

D.人口身体素质差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人口容量的特点有

    A.绝对性、临界性、可变性    B.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C.相同性、临界性、警戒性    D.相对性、季节性、警戒性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

A.较高的保密性 

B.弦长的时间 

C.较长的距离 

D.较强的组织性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大规模人口迁移可以

    A.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有

A.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B.从多子多育到只生一或两个

C.从早婚早育到晚婚优生   

D.从“父母在,不远游”到“四海为家”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在中心地理论中,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

    A.正方形    B.圆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城市化表现为

  A.滞后城市化  B.虚假城市化    C.高度城市化    D.逆城市化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当前,一些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

②城市中心区环境趋于恶化,社会不太安定

③城市中心区物价昂贵,医疗条件差

④城市中心区地价房租昂贵,就业比较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下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正确的是

  A.市区多建高速公路与铁路,缓解交通拥挤状况

B.工厂建在居民区及其周围,方便工人上下班

  C.城市中心区建大型森林公园,扩大绿化面积

  D.建设新区与卫星城,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人口密集等问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10分)读图8、图9,完成下列要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在图8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标在圆外短线上)。

  (2)图8为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此时北京时间是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图中A点与B点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点,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点,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点。

  (4)图8所示日期,在图9中地球位于    (填序号)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9分)读图l0,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判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甲       

    (2)在地貌上,甲处地质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                       

    甲、乙两处地质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    (外力作用的名称)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    (选择填空)。

A.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处中,选择    处比较好。

  (4)在甲、乙两处,若打一水井,应该选择在    处;若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    处。

  (5)下列地形区的形成中,与甲处地质构造类似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华山    C.渭河平原    D.喜马拉雅山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9分)读图11,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两天气系统中    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乙天气系统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天气系统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表示冷锋的是    。锋线旁边的阴影区为雨区,A雨区在锋    (“前”或“后”),B雨区在锋    (“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中气温较高的是    ,从风向看此时该城市为    风。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6分)读图12,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图示因果关系,选择适当的选项,将其代号填在图中的相应空格中,使之完成    一个循环过程。]

    A.土壤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

    (2)图示因果关系表明,生物资源破坏会危及其他陆地自然资源,如    资源等,进而表明陆地自然资源在地域上具有    性。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6分)读图13,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