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告别小学,我们迎来了人生新起点。在中学里,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但从“新起点”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面对的新起点主要是指 A. 我们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B. 我们身体发育的新起点 C. 我们面对的新环境 D. 我们面对的新友谊
|
2. 难度:中等 | |
为我们进行首次太空授课的王亚平,小时候的梦想是能够做一名飞行员,参军后又立志成为女航天员。从一名普通士兵到航天英雄,在迷茫与失败面前,她一直相信,只要坚持与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而在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她深刻地感受到了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融合时的骄傲和自豪。这启示我们B ①要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②只要梦想足够远大,就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③学会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去成就梦想 ④我们共同享有同祖国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3. 难度:中等 | |
将下列名言进行分类,所揭示的道理一致的一组是( ) ①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②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 ③友谊使人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④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4. 难度:中等 | |
2017年,网友“希望小佳”在百度聊城吧发了一篇名为“因为一座‘塔’,爱上一座城!”的帖子,回忆了自己在湖南大学的生活片段,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恩和青春的追忆。下面是网友对“希望小佳”的评价,你认同的是( ) ①“希望小佳”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 ②只有在离开学校后,才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③“希望小佳”想用这种方式引发网友关注,走红网络 ④我们应向“希望小佳”学习,珍爱友情,感恩老师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
5. 难度:简单 | |
有一首诗写道:“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地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温暖缺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边训你,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父母。”下面不能表达这首小诗含义的是 A. 父母的爱是千万次的嘱咐,让你总想冲出这个家 B. 父母的爱是一种唠叨,让你觉得很烦 C. 父母的爱是一种教训,让你觉得很没面子 D. 父母的爱是埋藏在柴米油盐中的智慧,抚育儿女茁壮成长
|
6. 难度:中等 | |
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 ) A. 学会探究学习 B. 学会合作学习 C. 掌握学习方法 D. 培养学习兴趣
|
7. 难度:中等 | |
“如果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承认自己的不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这一人生感悟启迪我们要 A. 克服依赖心理,发展自我 B. 迎接挑战,创造新自我 C. 磨砺坚强意志,锻炼自我 D. 客观认识自己,悦纳自我
|
8. 难度:中等 | |
有的老师幽默开朗、风趣且富有激情;有的老师严肃认真,做事一丝不苟;有的老师真实坦诚,从不掩饰或否认自己的错误,让人钦佩……这说明了 ①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②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③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④为了让老师喜欢自己,我们要主动和老师交往,只对老师说赞美之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
9. 难度:中等 | |
英国作家约翰·克里西年轻的时候,创作很勤奋,可是得到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743封退稿信。他说:“不错,我正在承受人们不敢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信都变得毫无意义。”凭着愈挫愈奋的勇气,到逝世为止,他一共出版了564本书。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挫折总会使人产生积极地情绪 ②挫折可以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 ③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不断提升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④要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乒乓球运动员马龙5岁学习乒乓球,15岁进入国家队,16岁获得世青赛男单冠军。在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他拿下梦寐以求的冠军,同时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梦想。每个冠军都是拼出来的,一路走来,他执着坚定,刻苦练习,在每一次大赛中寻求新突破。他的事例告诉我们 ①梦想带给我们动力,而努力会带来改变 ②梦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说明梦想都是不切实际的 ③梦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落实在行动上,需要坚持 ④梦想与个人的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斑马线前的一道“风景” 材料二:在断桥东口的斑马线附近,杭州交警部门装了先进的“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有行人走进斑马线边缘,“电子警察”就会通过感应图像,得出行人即将过马路的轨迹。此时,如果有汽车驶入这条轨迹,“电子警察”就会记录汽车经过斑马线的全过程。同时,这段视频也会自动存入后台计算机,列入“涉嫌未在斑马线礼让行人”名单。并根据公安部123号令:“对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罚款100元,记3分。” 材料三:断桥东口的斑马线洁白醒目。没有信号灯,没有交警督促,每每有路人过斑马线,来往车辆会自觉减速停下。这份无声的温馨,也传递给了游览西湖的各国游客。 (1)材料一的漫画中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的处罚太苛刻了,没必要罚得这么重。你认为材料二中的措施合理吗?请你结合“生命至上”一课的知识说说其理由。 (3)读了材料三,面对这份“无声的温馨”你有何启示?
|
12. 难度:中等 | |
(题文)近年来,微信“朋友圈”深受青睐,成为很多人进行信息交换、休闲娱乐的平台。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生活在各自不同的“朋友圈”中。 场景一:小红和小平是同桌,也是好朋友。一天两人作值日时,小红不小心将拖把打到了小平的头,小平疼得哇哇大叫。小红赶紧说“对不起”,本来小平想责怪小红,一看小红真诚地道歉,她也就说“算了,你也不是故意的” 。 场景二:小明、小军和小林是好朋友,他们暑假常常在一起玩,快开学了,小明和小军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小林说“你们抄我的吧,谁让我们是好朋友呢”。小明和小军高兴地说“小林,真够哥们儿”。 (1)小红和小平正确处理同学间冲突给你什么启示? (2)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友谊?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办? (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不同的“朋友圈”会对人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什么需要一个健康的“朋友圈”?
|
13. 难度:中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