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据调查:65%左右的中学生几乎没有玩的时间,这部分学生往往做完了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后,还要扎进父母布置的大量家庭作业中。据此回答问题 1.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老师、家长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 B. 老师、家长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玩耍、休息权 C. 只有做大量的作业,才会取得好成绩 D.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2.对老师、家长的做法,我们应该( ) A. 愉快地接受,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 B. 拒绝做任何作业,享受休闲、娱乐的权利 C. 把父母、老师告上法庭,夺回自己的玩耍、休息权 D. 积极向老师、父母宣传和维护《儿童权利公约》赋予自己的休闲、娱乐的权利
|
2. 难度:简单 | |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青少年网民达1.95亿,有许多青少年正在受到网络低俗、淫秽色情、以及恐怖暴力的伤害,相关案件时有发生。上述材料警示我们 ( ) A.这是在危言耸听,玩一玩有什么关系 B.这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任何人不能干涉 C.中小学生一定要警醒,自觉远离不健康网络,学会健康的玩法 D.进入这种网站可以让人感到刺激,忘掉生活、学习中的一切烦恼
|
3. 难度:简单 | |
小强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模仿跳伞动作,这种行为违背了( ) ①无害原则 ②适度原则 ③安全原则 ④合法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4. 难度:困难 | |
古语“哀民生之多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漫卷诗书喜欲狂”“怒发冲冠”分别表现了人类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下列与之对应排列正确的是( ) A. 喜、怒、哀、惧 B. 哀、怒、喜、惧、 C. 哀、惧、喜、怒 D. 哀、惧、怒、喜
|
5. 难度:简单 | |
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上,中国选手丁宁因多次被判发球违例丢分,致使情绪受到极大的干扰,最终输掉了比赛。如果你是丁宁,你会( ) A.与裁判争论,维护自己的权利 B.假装受伤,放弃比赛 C.利用暂停,调整情绪,保持冷静 D.无所谓,反正冠军是中国的
|
6. 难度:中等 | |
庄子家境贫寒,曾以编草鞋为生,一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他自得其乐,著书立说,被誉为“逍遥之祖”。这告诉我们( ) A. 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积极健康的情绪 B. 人的情绪不受外界的影响 C. 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 D. 不良情绪是由恶劣环境引起的
|
7. 难度:中等 | |
在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可能陷入的“雷区”包括( ) ①容易识别的“雷区” ②潜在的“安全区” ③危险的行为 ④高雅的行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8. 难度:简单 |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良诱惑,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致命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 ) A.轻视不良诱惑,因为它的力量太小了 B.消灭不良诱惑,使之不存在世上 C.避开不良诱惑,我们无法战胜 D.重视不良诱惑,它会给我们造成打击和伤害
|
9. 难度:中等 | |
中学生小华,出于好奇染上了抽烟、喝酒的恶习。对老师、父母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终因参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小华的经历告诉我们要( ) ①听从老师、父母的教育,踏实做人 ③拒绝一切诱惑,专心学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10. 难度:简单 | |
“80年代我们喝的是味道;90年代我们喝的是品种;今天我们喝的是健康。”这段广告词主要说的是不同时代的人__的变化( ) A.购物方式 B.生活质量 C.购物内容 D.理想追求
|
11. 难度:中等 | |
“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不重视教育。”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国家兴则教育兴 B. 科教兴国,教育是关键 C.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 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
12.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宅童”泛指不喜欢外出与朋友游玩,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孩子。网络游戏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宅童”。而市场上的网络游戏有78.5%的不适合未成年人,58%的网络游戏设有陷井。也有一些“宅童”出于好奇,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扫黄打非”办、中央外宣办、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行动,进行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效果显著。 (1)请你从材料一中找出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雷区”。(2分) (2)请你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帮助“宅童”不再“宅”。(4分)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国家开展打击网络低俗信息有何意义?(4分)
|
13. 难度:困难 | |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讲究营养平衡,吃的越来越好;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服饰越来越靓;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住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圆了自己的“轿车梦”,私家车越来越多…… 材料二: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展示了自己亲手拍摄的照片,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照片一(拍摄于1978年):肚子吃不饱,只能穿棉袄。照片 二(拍摄于1986年):新鲜蔬菜城里买,粮食加工火起来。照片三(拍摄于2010年):科学养殖奔小康,家家户户有楼房。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 (2)请你分析发生如此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请你从文化、科技等方面举例说明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6分)
|
14.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 2016年1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要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社会氛围,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创新者梦想成真,让一棵棵创新的幼苗长成一望无际的“森林”,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材料二.2017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科技战线大事喜事多、创新成果多。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不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试验室成功对接,航天员实现中期驻留,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中国创新令世界瞩目让人自豪。 (1)材料说明我们正在大力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有何重要意义? (2)“让一棵棵创新的幼苗长成一望无际的‘森林’”,我们中学生如何才能实现总理这一殷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