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__  轩________    ________  千不穷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经________  窥谷________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书。

B. 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 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 “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三、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蝉则千转不穷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 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 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题文)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B. 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C. 鸢飞戾天者,望峰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 急湍甚箭,猛浪若(动词,奔跑)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富阳至桐庐一许里。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 鸟相鸣,嘤嘤成韵。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流飘荡______

(2)猛浪若______

(3)互相轩邈______

(4)经纶世务者______

(5)皆生寒树______

(6)蝉则千不穷______

(7)窥谷忘______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七、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默写原文。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色的:__________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

(5)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一文中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富春江水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九、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泉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横上蔽______

(2)窥谷忘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____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边界)。其上为睥睨(城上的小墙)梁欐(中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小竹子),益奇而坚。其疏数(,稠密)偃(卧倒)仰(上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西山道口北       径直

B.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

C. 其上为睥睨           城上锯齿形的有孔的小墙

D. 其疏偃仰           稠密

2.下列句中的“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环之可上

B.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

C. 其气之灵

D. 是二者,余未信之

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上为睥睨(城上的小墙)梁欐(中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2)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

4.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议论、抒情。

B. 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述和议论,把自己怀才不遇、被贬在外的愤懑表现了出来。

C. 作者描写了小石城山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并且感叹这样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却被弃置在偏远的地方,“不得一售其技”。

D. 文中“造物者”“神者”都是指创造万物、有灵的上帝,作者把在现实中无法排解的矛盾问题拿来向上帝询问,不免带有一些颓废消极的感情色彩。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