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泉香酒(liè)    伛提携(lǚ)     筹交错(gōng)

B. 夕阴(huī)    宠辱忘(jiē)    淫雨霏(fēi)

C. 樯倾摧(jí)     浩浩汤(tāng)   水声潺(chán)

D. 岸芷兰(dīng)   薄暮冥(míng)   金清酒(zūn)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直挂云帆沧海(渡)    B. 暂凭杯酒精神(增长,振作)

C. 焉得有此人(更加)    D. 杂然而前者(陈列,摆开)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玉盘珍羞直万钱    B. 山肴野蔌

C. 百废具兴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尝古仁人之心    B. 国怀乡

C. 上下一    D. 太守而宾客从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上下一    余强饮三大而别

B. 则北通巫峡  满目萧

C. 前人述备矣  四时景不同

D. 而岩穴暝  太守而宾客从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________,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________;看到了扶危济困的________,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________。

A. 仁义 侠义 情义 忠义    B. 忠义 仁义 侠义 情义

C. 情义 忠义 仁义 侠义    D. 侠义 情义 忠义 仁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 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

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

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

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③⑤④① D.①②⑤④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C.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D.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鲁智深是林冲的结拜兄弟,他胆大心细,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有勇有谋。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行路难》(其一)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然风景往往能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风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含有“雨”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C.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照应了小序中的“欢饮达旦”.

D.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旨在表达词人对圆月满腹怨恨之意。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课内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雾凇沆砀_____

(2)焉得更有此人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作者开篇即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里的“俱绝”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4.本文用语简洁精练,意蕴丰富。请品味“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量词使用的精妙之处。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 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③不充:不足,这里指喝不上。④日昃(zè):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

(2)异二者之为      或: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_______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 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 的表达方式。

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学完本单元后,语文老师拟召开以“面对困境·豁达乐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为了让同学们学会乐观地面对挫折,微笑着面对生活,老师要求同学们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请你给大家提供两种方式。

(2)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诸葛亮 文天祥 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3)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一)话题作文

“禁不住”,意思是“承受不住或不能承受、不由得”。的确,总有一些人或事,让人不能承受;总有某种情绪或感悟让人无法抑制而难以自持,可是“禁得住”往往才是人生常态。

请结合生活经历或就所领悟到的意思,以“禁得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全命题作文

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为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