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题文)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搽脸(tú) 诓骗(kuāng) 前仆后继(pú) B. 折扣(zhé) 停滞(zhì) 不言而喻(yù) C. 豢养(quán) 汲取(jí) 孜孜不倦(zī) D. 压榨(zhà) 机械(jiè) 根深蒂固(dì)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书写完全无误的一组词是( ) A. 祈祷 自曝自弃 糯夫 山穷水尽 B. 灌概 不足为踞 创意 走头无路 C. 既然 埋头苦干 摧残 舍身求法 D. 邈茫 自欺欺人 视查 不攻自破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很多同学在教室里孜孜不倦地学习。 B. 很多错误的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C. 这次考试很多题目老师没有讲过,这真是不言而喻,所以我们不会做。 D. 写作文时,我们要认真推敲每一个字词,力求文章写的优美生动。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智力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
5. 难度:困难 | |
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 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热爱祖国 没有准备 C. 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 快乐地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
6. 难度:困难 | |
(题文)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是否存在____________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2)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____________事物的真相。 (3)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____________虚心的态度。 A. 富余 发现 拿 B. 富有 发现 抱 C. 富有 发明 拿 D. 富余 发明 抱
|
7. 难度:中等 | |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 ——摘自2015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1)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内容。(3分) (2)益阳市某中学将举行以“足球梦,梦起航”为主题的校园足球文化节,请你为校 园足球文化节设计三项活动。(3分) ① ② ③ (3)小明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员。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足球文化节里,小明参加了不下 10场比赛,慢慢地,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了,说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假如你是小明,怎么说服妈妈支持你继续踢足球?(3分)
|
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宋元丰五年(1802),苏轼谪居黄州第三年春天。 1.词中描写了哪两个情景? 2.这首词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词评家所称道。说说你的理解。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翰传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奚谷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先达之门。同郡柳贯▲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 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①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②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 (注释)①籍:这里指征召。。下同。②糜饷:浪费粮食,耗费粮饷。③顺生:人名。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太 祖 即 罢 之 后 聘 修 史 书 书 成 而 归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或劝之仕(_______) ②既归(______) ③时方籍金华民为兵(______) ④鲜习兵(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 4.文中“▲”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 A. 于 B. 以 C. 而 D. 乃 5.诗中“恨”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胡翰“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结合诗文分析其中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10.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安静的阅读 当读书变得嘈嘈杂杂,这样的阅读是有问题的。 当深度阅读近乎成为一种奢侈品,这个时代是有问题的。 回想起来,我的青少年时光有10年是伴随着浩劫年代度过的,即使是在那个文化短缺、读书无用之风弥漫盛行的荒唐时代,没有任何号召,更谈不上什么强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依然是削尖脑袋挖空心思地找书看,哪怕是没头没尾不知书名为何的残书破书也照样如饥似渴地传看; 回想起来,我们那时候只要找到可看之书,立即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废寝忘食起来,时光倒错、昏天黑地是常态,无论平日里如何淘气,到了那个时刻就只剩下两个字儿:安静。 忆往事绝无今不如昔之叹,而只是想说阅读本是正常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安静的读书本是阅读的常态和最有效的汲取。 安静之美其实何止于阅读。仔细想想: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又何尝不是丰富的安静?只是这又谈何容易。莎士比亚曾经对那种张扬的生命状态发出过这样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摆脱了尘世间虚名浮利的诱惑才有可能静得下来,而拥有了心灵与情感的宝藏才可谓之丰富。歩入这样的境界需要人生的历炼和阅读的滋养;而这种滋养最大程度的汲取惟有安静的阅读。阅读本质上就是个人最为私密的行为之一,如同饮食男女,他人无可替代。当你打开一本本不同的书籍,就如同进入了一座座不同的城堡,远离尘世间的喧哗与躁动,安静下来你就是这些城堡中的君主,外人无法进入,惟有书中的人物供你调遣、书中的声音供你倾听、书中的思想任你评判,一页一世界、一书一宇宙。有了这样的安静,阅读才能直面本心、读出本我,在宁谧与安静中,独享这份书香。 阅读本质上还是一次次的邂逅、 交锋和 对话。安静下来打开一本书,千年的先贤怪才、今世的凡夫俗子都可能与你不期而遇,你可以与之窃窃私语,唇枪舌剑也无妨;安静下来打开一本书,春光扑面、秋风撩人、山色湖光、人间百态,闲庭信歩、好不逍遥;安静下来打开一本书,头脑风暴、灵魂荡涤、情感唏嘘、纷至沓来。如此往复循环,每当你合上一本书,你就不再是开卷时的你自己,如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也不能两次打开同一本书。 在这样安静的阅读中君临大地、邂逅人世,阅读就会上瘾,成瘾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大上”。 安静的阅读首先是一种状态。这样的状态与读什么无关,所谓“开卷有益”、所谓“博览群书”、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与安静的阅读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对立;这样的状态与阅读的工具和媒介无关,无论是纸介还是数媒,无论是整体还是碎片。读总比不读好,读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读好。 安静的阅读更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的抵达自然需要时间,一旦抵达了,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什么当快读、什么当慢读?什么可不读、什么必须读?诸如此类的问号届时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 安静的阅读与安静的研究、安静的写作和安静的出版从来都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这一切从来就不是热闹与风光所能成就,安静下来研究、安静下来写作、安静下来出版,才有可能诞生好读物,而安静下来阅读才能品味出读物之好,鲜花与礼炮、金钱与地位永远换不来好的读物与美的阅读。社会可以热热闹闹地为阅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社会可以轰轰烈烈地倡导以阅读为荣、不阅读为耻的风尚,但社会之于阅读所能发挥的任何作用终究都只能是外力,并不能改变阅读终究是个体行为与选择的本质;社会为阅读所做的一切热热闹闹与轰轰烈烈都是为了回归最终的安静。 会有那样的未来吗?人类的文明不再需要通过阅读去延续和传承,人类的智慧不再需要通过阅读去积累与丰富,如果真有如此时刻,那也一定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阅读所换来,而在那一刻来临之前,阅读不死,安静的阅读永存。 静下来、读进去,快乐与幸福长相随。 1.本文开头是如何引题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③段揭示了安静阅读的重要性,其“重要性”的意思是:安静阅读使人____________,进而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在④画线句子加点的“交锋”“对话”前各加一个恰当的词语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②段为例,说明记叙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5.从全文看,“安静的阅读”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难度:困难 | |
(题文)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特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能使心灵得到净化,智能得到开发…… 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