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题文)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汹涌(yǒng)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B. 嘶哑(sī) 娉婷(pīn) 鲜妍(yán) 一代天骄(jiāo) C. 呢喃(ne) 冠冕(miǎn) 飘逸(yì) 顿失滔滔(tāo) D. 勃发(bó) 凝望(níng) 忧戚(qī) 惟余莽莽(mǎng)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等到) B.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C.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流放荡) D.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
3.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 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 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 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 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 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
4. 难度:困难 | |
按要求修改下面的习作片段。 学校,礼堂,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正在进行。 围绕“未来智能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诗人”这一辩题,正方代表率先发言:“以后人类诗人将被机器人诗人所取代。机器人‘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已经出版了。(甲)这说明机器人通过学习,可以迅速地掌握写作诗歌的能力,创作出大量和辙押韵的诗歌。” “不可能!机器人诗人是不可能取代人类诗人的!机器人写诗,不是创作,只是套用和拼凑已有的诗歌。(乙)________” 双方队员唇枪舌剑,我完全被吸引了。是呀,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我陷入了沉思…… (1)文中(甲)句有两处错误,请分别改正。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文中(乙)处需要补写一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这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训练多了也就会了。 B.这就像鹦鹉学舌一样,说得再好,也只是模仿。 C.这就像熟能生巧一样,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写得好。 D.这就像邯郸学步一样,一味地模仿,以致四不像了。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沁园春•雪》——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者 B. 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 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D. 席慕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抒发心中的希望与喜悦
|
6. 难度:中等 | |
诗文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 (2)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想象雪后晴日当空之景的句子是: ___。
|
7. 难度:中等 | |
名著阅读。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____________》,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
|
8. 难度:中等 |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安顺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 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文化]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____①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 B.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 (3)[众说纷纭]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难度:困难 | |
思 念 舒 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茫然、苦恼、惆怅、焦灼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1)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2)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3.请你简要分析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
10. 难度:困难 | |
春在行走 ①“莫辜负了大好春光。”妻一边拉着我往屋外走,一边说着。 ②虽然我更向往构筑内心的春天,因为它比自然的春天要长久,且没有零落萧瑟的时候,但感受春时、沐浴春光也确实是一件爽快的事。 ③于是揣上相机,骑上电瓶车,在乡村公路上飞驰。春光就像一幅幅画卷在身旁展开。我在行走,春也在行走。 ④走进一片桃林。桃花开得恣意,一串串结在枝身梢头,直而不奇崛,瘦而无疲态,让人想起如柳条倒竖。只不过柳条细叶似刀剪,桃枝带花如带妆,一绿一红,一妖娆,一妩媚,各自扮演着春的角色。有的花别出心裁,竟直接开在粗枝上,孤独成春,也是别有风景。 ⑤在桃林中流连,四处张望着大好春色。野雉的“咕咕”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循声移步,竟在草丛中发现了踪迹。我端起相机靠近,再靠近,三米、两米、一米,一张、两张、三张……我小心翼翼,生怕野雉察觉,可还是惊飞一树桃花,留下一窝雉蛋。我默默离去,希望小野雉早点破壳窥春,并在春天里留些歌声。 ⑥走出桃林,天高地阔,满目苍翠,一派勃勃生机。妻子坐在石上小憩远眺,我却发现旁边的岩石上的一洞春景。一米见方的岩石中间,竟风化出一个斗大的窟窿,如钵斜放,石底可见,可竟有一株植物就在少得可怜的土中,长出了枝蔓,伸出了“钵”外。 ⑦种子也许是飞鸟衔落在这里,也许是风从别处刮来,但落到这个绝境之中,确实是它的不幸。可想而知,它不知历尽了多少孤单和艰辛,在等飞扬的尘土,等雨水,等阳光,等春天,最后等来了这“一蔓绿”,终于成了这块岩石的希望。这让人不能不感叹坚守的意义。 ⑧活着不只是生存,活着必须有阳光,有春色。我不由得牵挂起在外打工的亲朋,为了生计,他们背井离乡,每年只有春天到来时才有机会与家人团聚。夏天的燥热,秋天的孤寂,冬天的寒冷,这些也许他们都不放在心上,可对老人照顾不周,对子女教育缺乏,是他们心中深深的痛。我还想起了战争和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痛苦,那些痛苦常常像巨大的冰山覆压在人们身上。可他们还得忍耐,因为他们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⑨一朵黄花和蒲公英并立,我抓住机会按下快门,因为蒲公英随时会乘风飘去,将春的讯息带往各处。这不,刚摄入镜头,蒲公英就无影无踪了。此时我更加笃信春是会行走的。 ⑩人在行走,欣赏着不同春色;春在行走,走过了不同时节。我往春天走去,将一切蓬勃尽收眼底,让春光透进日渐颓靡的心房。春向春深走去,丢下一路零落,却是为了下一个更好的春光。 ⑪我不知道春行走的路径有多少条,但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从一粒种,到一棵芽、一根茎、一片叶、一丛花,尔后零落成泥,循环往复地坚实地走着,走进炎炎夏日,走进缕缕秋风,走进皑皑冬雪,再走出桎梏,走向阳光,走向自由。 ⑫春在行走,终会走出头。 1.“春”行走在不同的景物中,请结合全文内容填空。 春行走在 2.按要求完成练习。 (1)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 可想而知,它不知历尽了多少孤单和艰辛,在等飞扬的尘土,等雨水,等阳光,等春天,最后等来了这“一蔓绿”,终于成了这块岩石的希望。 (2)写出第⑧段中两个加点的“春天”的不同意思。 3.结合自身经历或课外阅读体验,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4.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
11. 难度:中等 | |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 请以“风雨”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