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字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宽慰  落幕   荔枝  叹为观止

B. 撺掇  元霄   枸杞  嘎然而止

C. 皎洁  怅罔   吆喝  顾明思义

D. 踊跃  严竣   助兴  兴高彩烈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与普及,网络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 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于高潮时又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不在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下发了指导意见。

C.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D. 近几年,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累计涨幅超过40%左右,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已经出现了亏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欧阳修、王安石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柳宗元、曾巩。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名篇名句默写。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4)《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游鱼自由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舒伯特,我仍然迷恋他,他是一个被遗忘了的世界,我最近弹的《a小调钢琴古今奏鸣曲》,即李赫特在上海弹过的,自己弹了才越来越觉得它的伟大、深刻和朴素。

……

除了音乐,我的精神上的养料就是诗了。还是那个李白,那个热情澎湃的李白,念他的诗,不能不被他的力量震撼;念他的诗,我会想到祖国,想到出生我的祖国。”

上面的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书名)。这封信是由 ______  写给父母的,谈论了自己对____________  、  ______ 的热爱,表达了艺术家的赤子之心和真诚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校文学社准备举办一场关于民间文化的知识讲座,请根据下面的对话,替社长拟写一则邀请函.

社长:周老师,我们打算邀请民俗作家张老师来校作一场关于民间文化的知识讲座。

老师:好啊,这对同学们了解民间文化很有帮助。什么时候?

社长:打算安排在下周三(2月22日)下午4点,就在学校二楼阶梯教室。

老师:那天二楼阶梯教室有公开课,放一楼阶梯教室吧。你写一则邀请函吧。

社长:好的,我这就去写。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分别是什么意思?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潭中鱼百许头  可: 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      清:__________________

(3)流数十步      南: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状        名: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社戏》选段,完成题目。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1.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内容。

2.选文第一段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社戏,试分别找出来。这段文字对戏台的描写表现了“我”                 什么样的心情?

3.选文画线句子“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有什么作用?

4.双喜和阿发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5.选文第三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月牙下的百草原

李俏红

①夜,静而远,仿佛创世之初。

②仲夏,月初,这儿是地球上一块小小的璞玉。这儿是中国的浙江,浙江的安吉,安吉的中南百草原。

③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晚风在湖面上吹起阵阵微波,树上鸣蝉的叫声嘹亮又尖锐,一声起来一声跟着,然后越来越多,涨成一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鸣叫声淹没了。抬头,只看见黑乎乎的树枝,看不见一只鸣蝉,但是那些声音却从千万张叶片里争先恐后地挤出来,生生地把我们的耳朵给灌满了。

④蝉声停下来时,我们便听见了蛙鸣。“呱呱,呱呱呱”,在水边,在山坡,有独唱,有合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在各个角落里交头接耳,在寂静的夜里这声音传得很远。它们会不会嘲笑我们听不懂它们的语言?我们走过时,它们会突然噤声,然后好奇地蹲在草丛里对我们张望。

⑤湖面是淡蓝色的,往中心去,湖水就变成了深绿色,在傍晚光线的照耀下,近处又呈现出鲜绿色,可能跟岸边青葱草木的反光有关。望湖不大,水质清澈透明,但不知道有多深。远处有鱼,时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哗”的一声游过来。我看见一只昆虫滑过水面带来长长的一道闪光,小鱼游走时,水面微启波痕,大鱼游过时就会有一片明显的涟漪,然后有两条斜分的细线在水面上慢慢滑行。渐渐地鱼潜落水底不见了,一切重新安静下来。站在湖岸的高处,我可以看见任何一个地方跃起的鱼。

⑥先前下了点小雨。湖畔被雨水清洗过的草木、秋千、石桌椅都显得特别干净和清爽,薄薄的雨雾还在草地上蒸腾。走过树下时,一阵风吹来,雨珠就噼噼啪啪地往身上掉。湖边都是些杂树,湖岸也没有规则,南边比北边更陡峭,湖上的倒影却美不胜收,这里的美在于自然,在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每棵树都有它自己生长的方向。远处,树叶在瑟瑟作响,好像有松鼠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

⑦沿着小路静静地走,夜色渐浓……没有人来打扰你,四周安静得让你觉得这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上灯了,草地上的小花渐次模糊,夜渐凉。我想找一块大石头,坐上去看星星。可天很黑,又是月初,星星稀稀拉拉的,只有几颗,一牙带着毛边的弯月却已经在天边笑了很久。多可爱啊,像漂浮在天河的小舟,那舟上垂钓的小男孩呢?会不会因为天河里鱼儿太少,跑到百草原来玩耍了?

⑧夜深人静,尘世的喧闹渐渐淡去,夜色如裳笼罩着我。偌大的世界仿佛只让我一人拥有,风极轻柔地从田野拂过,极轻柔地撩起了耳边的发丝,我轻轻一笑:心,到此已无半点尘。

⑨百草原,一个如此亲切的名字。让我想到童年,想到鲁迅笔下的那个百草园,那个充满童心和趣味的小园。“原”和“园”,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地方。那么今夜住在这里的我,是不是也回归了童年?

⑩今夜,我在百草原。不关心过往,不关心未来,我只关心此刻——一弯月牙下的百草原。

1.文章以“月牙下的百草原”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2.选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⑧段结尾为什么说“心,到此已无半点尘”?

4.下列各项中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文过程中,作者先后描写了五种主要景物,即鸣蝉、蛙鸣、湖、湖畔、月牙。

B. 调动感官描写景物是写景技法之一。选文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描写景物。

C. 文章在描写景物时使用了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由“百草原”联想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进而想到回归童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D. 通过文章结尾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抛却尘世的牵绊,沉浸其中,享受这种空灵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月牙下百草原的极度喜爱。

 

八、话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面两个文题任选一个作文:

(1)文题一:关注社会,你会发现许多美丽的事情和事物:参加公益活动,你会发现人心是如此美丽;观看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你会发现诗词是如此美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一双双伸出的援助之手中,你会发现人性是如此美丽……

请以“美丽”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记忆。可能是父母的呵护,可能是师长的关爱,可能是朋友的支持,也可能是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带着感动成长。

请你以“流过我心田的暖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