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白杨礼赞》)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chú)         (tuí)唐        狼(jí)        纵横决荡

B. (zhì)留       (pán)跚         (è)制         坦荡如(dī)

C. (qí)        (chì)热        (jué)强       恹恹欲睡

D. (bīng)临      俯(kàn)        鲜(yú)        潜滋暗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B. 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C. 徐州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城市而奋斗。

D. 这次月考,全班同学普遍语文成绩提高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都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C. 《列子》,即列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D.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本“书”即书信,题目意为朱元思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名著阅读

它常常在太阳焦灼中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薄翼宽阔而又轻柔,如轻纱、面膜一般,轻轻地拖曳着;前腿形同臂膀,伸向半空。

平时休息的时候,它只是将所有的武器蜷缩在胸口,那个样子看上去不但没有什么攻击性,甚至会让人觉得它是一只衷心祈祷的小昆虫。

以上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文字中的“它”指________,善于利用______________制服敌人。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文言文阅读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孟子〉二章》中《富贵不能淫》这一章出自___________,孟子名轲,_________

时期思想家,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岂不大丈夫__________           (2)之曰  __________

(3)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           (4)与民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句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行其道”的“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古诗词鉴赏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以“东皋”、“薄暮”、“望”点明诗人野望的地点和时间,野外一片荒凉,时值苍茫暮色。

B.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C. 从全诗看,诗人在暮色时分看见的野外景色,是一幅山家秋晚图,美丽的景色让诗人像田园诗人般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因此他十分乐于隐居的生活,整首诗歌弥漫着愉悦的基调。

D.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朱自清《背影》,完成后面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概括本段内容。

2.在文中a、b、c处填上相应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文段划横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4.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李汉荣的《父亲的鞋子》,完成下面问题。

①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看我们,带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的,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有机,让孙女吃些,好长身体。”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多斤,面条有三十多斤。鼓鼓囊囊两大麻袋,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怎么颠簸过的。老家到这个城市有近一百里路,父亲也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

②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块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心,也没帮过一分钱,我真的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我不住地说,爹你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你的恩情,你身体不错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别的,你就别多想了。

③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性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黄昏在后山坡地里搬苞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急慌慌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帮我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说,就在屋里抖一下,怕啥,何必下楼。父亲执意下楼,说新屋子要爱惜,不要弄脏了。

④楼下靠墙的地方,有一小片长方形空地,还没有被水泥封死。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又低下身子让孙女儿拍了衣服,清理了头发。上楼,我帮父亲用梳子梳了头发,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为他梳头。我看清了这满头的白发,真有点触目惊心,但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⑤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车前子、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一苗野百合。

⑥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一个百草园吗?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也有人说这个院子向阳,有空地就不愁不长苗苗草草。议论一阵也就不再管这事了。只有我明白这些花草的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

⑦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但是,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

⑧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

⑨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⑩是的,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我看着大地上的一切,是一代代清贫的父亲们留给我们的啊。

⑾何况,我的父亲,曾经,他把他的山野、他的草木、他的气息都留给我们。

⑿他清贫的生命,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⒀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

1.文章写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从这些事情看到父亲怎样的特点?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第④段中加点的“看清了”与“又怎能看清”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第⑩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文章以“父亲的鞋子”为题,有什么用意?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题目:触动心灵的一幕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