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cù)    (zhàn)   耀(xuàn)    妄自(fēi)

B. (zhān)   (hè)    (qiào)    顿开(sè)

C. (tì)    (jiá)    (yì)     置辩(xiè)

D. (mèi)  (zhù)    (mì)    断壁残(yuán)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油光可鉴  抑扬顿措

B. 相副相成  众目睽睽  广袤无垠  正襟危坐

C. 莫衷一是  无可置疑  暗然失色  胸有成竹

D. 引经据典  囊萤映雪  招徕顾客  冥思遐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运动员们在比赛中都全身心投入,他们无时无刻不忘自己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B.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C. 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D. 摆在我们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1年央视春晚总导演马东别有用心,使晚会不仅彰显了“一切源于生活”的理念,也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气韵,别具一格的形式,精彩纷呈的内容。

B. 上课时,小明在课堂上偷偷玩掌上游戏机,被老师发现后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番,一回到教室,他就忘乎所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C. 老王虽然已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做起事来就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人。

D.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扶困助残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能袖手旁观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

A.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 《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二、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1)坦荡如 (dǐ)_____    (2) (qīn)佩 _____     (3)悲(chuàng)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激发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班是这样开展活动的,请根据提示完成其它的内容。

步骤一:组织“青春的生理及心理”的知识讲座

步骤二: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

步骤四:举办“青春颂歌”诗歌朗诵会。

(3)如果让你收集有关名人是如何度过青春的,你将用那些方法收集。(列举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默写。

(1)_____________ ,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2)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日暮乡关何处是? _____________ . (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6)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古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将其喉            (2)不诬哉

2.翻译下列句子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处?(用原文回答)

4.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一个美丽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那帖子的大概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1分。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竖列的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是“1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连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这段话是不计分的。毛毛的那段话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每块砖只有3克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用红笔在旁边加了1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1分。你得了满分——爱心满分。祝贺你!”

爱心满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毛毛呢?天真,孝顺,联想丰富……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与挚爱。那么,又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位老师呢?耐心,智慧,善解人意……一个多么可敬的老师,是她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天堂,是她为孩子的爱心增添了光明的亮度。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老师也跟着存心“错误”了下去,一道连线对接起来的,也许是两颗同样纤细质朴的善良的心……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让我鼻子发酸的故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听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作文刚好一页,字歪歪斜斜的。那一页,老师没有给分,只是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接着,我将自己想成了这个“怪”孩子的老师。当我看到这篇作文,会不会感动呢?说实在的,此时此刻,我真的也想像毛毛的老师那样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这篇作文上画一个红红的勾,倾心聆听一次孤儿寡母的爱与哀愁,轻轻地抚摸一下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创痕,拓宽一个孤寂孩童爱的出口。

《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而我想说的是,我爱那个在艰难的生活夹缝中仍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爱那个在无邪的心灵前深深凝视的老师,我喜欢那个美丽的错误……(选自《小品•美文》)

1.第③段画横线句“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从文中看,毛毛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个“错误”究竟美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

2.一个美丽的“错误”在文中第一个故事中已交代清楚,阐释全面,可作者又引入了第二个有关作文的故事。这两则故事有什么内在联系?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3.仔细阅读文中的两则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小主人有着哪些相同的品质特点?

4.联系全文看,本文标题“一个美丽的错误”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5.本文故事中两个学生的想法、做法引人深思,可圈可点。假如你是这两个学生的同学,面对这种情况,将会作出怎样的评判?请任选其一,写一段能体现自己独到思考和见解的点评性文字。

6.孝敬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你是否也曾有过如文中毛毛所犯的美丽“错误”?若有,请选择一次,简述经过及当时感受。或请你策划一次近期孝敬父母(老人)的行动打算,并说出决定那样做的理由。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大脑可以永葆青春

冬 雪

如同所有的人体器官一样,大脑也会随着人的衰老而变老。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却证明大脑比身体所有的器官衰老得更慢,更能永葆青春。

大脑的生命期分为三部分:发育期、成熟期和老龄期。所有人的大脑在出生之前到30岁左右都属于大脑的发育期。第二个季节是大脑的成熟期,大致可以确认为是30岁以后到老年期。到了老年,则是大脑的老龄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大脑组织会缩小,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也会变得稀疏,脑槽也会变得明显,流入大脑的血液有所减少,大脑的供氧量也会降低。它们构成了大脑衰退的生理基础,但是大脑的功能有时是可以与结构相分离的。

生活中,有些人直到晚年才达到思维的顶峰并取得许多创造性的成就。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曾说过:“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年轻人的游戏。”但是,他的经历却****了自己的论断。他在54岁时出版了《控制论》,70岁第二部重要著作《上帝与有生命的假人》问世。如今,指导复杂系统基本原理的科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维纳的观念,这些观念是在维纳的晚年才形成的。很多人在老年时尽管会有认知能力的下降,但是仍然可以多种方式来保持认知能力。

这源自于大脑产生和拥有的智慧,以及能力和技能可以抵御衰老或大脑神经疾病带来的认知功能的衰退,其中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模式识别是指有机体将新的对象或问题识别为已熟知的对象或问题的能力。人们在生活中的种种行为都体现了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即人的行动首先是由大脑的模式识别来认知事物和物体,然后用以前的经验来完成特定的动作和任务。

例如,清晨起来,你会看到熟悉的牙刷、牙膏等。但是如果没有视觉联合皮质,你就不会识别它们是什么东西。视觉联合皮质受损的人会产生视觉物体失认症。接着你会去拿牙刷刷牙。这也有赖于复杂的神经系统的运作,因为仅仅知道是什么物体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怎么用它。

所有这些智慧都需要大脑的模式识别来开启并取出来使用。所以,当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大脑也随之而衰老,但是,经年累月的生活和工作使许多智慧积累贮存在大脑中,并且可以通过模式识别来调取和使用,就可能完成正常的工作,甚至创造出优异的成果来。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16期,有删改)

1.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有可能”能不能换成“一定能”?为什么?

3.文章第三段说“生活中,有些人直到晚年才达到思维的顶峰并取得许多创造性的成就”,因此可以称这些人为大器晚成者。除了诺伯特•维纳,你还能举出两个大器晚成的例子吗?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都是完满的呢?

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的名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这样写?

2.第③至⑧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完满的人生”?

4.对第③段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 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半命题作文

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你以“因为有          ,我更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中心明确,感情真实,600字以上,书写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材料作文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