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猗郁(yī) 倾泻(xiè) 楠木(nán) 诓骗(kuāng) B.惩罚(chéng) 胆怯(qiè) 贿赂(lù) 脊梁(jǐ) C.阔绰(chuò) 滑稽(jī) 名伶(lín) 琐屑(xuè) D.按捺(nà) 忌讳(huì) 酝酿(niàng) 湛蓝(zhàn)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妙手偶得 沁人心脾 温文尔雅 冥思苦想 B.不屑置辨 锲而不舍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C.坦荡如底 揠苗助长 浮想连篇 惴惴不安 D.彬彬有礼 葱笼茂密 不折不绕 急不暇择
|
3. 难度:中等 | |
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你们学校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C.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D.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B.每一月,每一周,甚至于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C.在运动中,我们这批比较进步的学生,组织了《觉悟社》。 D.“今天好热呀!——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先后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其中《达芬奇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被称为“巨人三传”。 B.《繁星》《春水》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C.《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D.《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四姐妹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作者其取“原应叹息”之意。
|
7. 难度:困难 | |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B.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孔 C.见笑于大方之家 很慷慨的人 D.百川灌河 黄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莫己若者 B、野语有之曰 望洋向若而叹曰 我之谓也 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以为莫己若者 不见水端 3.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B.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C.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神话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
8. 难度:困难 | |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分)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分)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片中,一个“独”字叩人心扉,情味无穷,请分析其作用。(2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
10. 难度:中等 | |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8分) 1.十五六岁,是生命的春天,充满激情与梦想。青春的格言在我们的生命中时刻激励着我们,伴我们成长。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格言,请你仿照划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或许青春的 ,但我们 。 2.我们成长的青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毕业在即,请向你最尊敬的老师说点什么,以倾诉你的心声。(3分) 3.曾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国青年为国之富强而奋斗,今天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实现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中国梦”,再一次激起了爱国的情潮。青年是国之未来,也将是国之脊梁,在“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班会上,作为班级的一员你将如何联系国之梦来表达自己的青春梦想。请将你的发言写在下面。(50字左右)(3分)
|
11. 难度:中等 | |
根据题意填空 1.它的皮 ,微微泛出淡青色。(茅盾《白杨礼赞》)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关心国家命运,抨击黑暗现实的句子是 , 。 5.《无题》中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表现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 。 6.苏轼在《水调歌头》里面说的“ , 。”两句,阐释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这一哲理。
|
12. 难度:困难 | |
槐抱柳(10分) 你见过这样的树吗? 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得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 槐抱柳活着,准确地说,槐抱柳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得好好的。 这棵树生长在五里柳,是五里柳唯一的一棵树,也是五里柳最老的树。谁也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 。有人说老人一百岁了,有人说加上闰年闰月该一百多了。王长信老人听了,笑得咯咯的,指着村口的槐抱柳说,它肯定知道,你们问它吧。 可是,没人问这棵老树。人们都很忙。 人们被风沙撵着,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没走。老人说,他不走,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 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 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咯咯笑,五里柳就剩咱两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 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 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 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咯咯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 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风沙,不信这树活不了。 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 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您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咯咯咯咯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老树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 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得没了精神。 连着好几天,老树都没看见老人的身影,没有听见老人咯咯咯咯的笑声。五里柳是座空村。无论老人的笑声在村子的哪个角落,哪怕就是在十里外那条细如发丝的河边,老树也能听见老人呼哧呼哧粗重的喘息。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 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金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老树看着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 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和这几个人回到村里。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 老人说,好吃吧?老人说,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 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 果然 ,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 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 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 老人咯咯咯咯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 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 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 1.这篇小说以“槐抱柳”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或作用)?(3分) 2.当五里柳的人们因为风沙的侵袭纷纷离开家乡的时候,王长信老人为什么坚守下来?(2分) 3.“树人相应,人树相合”是这篇小说构思的巧妙之处,槐抱柳与王长信老人这两个形象有哪些共同点?(3分) 4.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下列句子。(2分) 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
|
13. 难度:中等 | |
我能行(9分) ①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 ②科学家对创造型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怕失败,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具有较高智力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智力、成绩相似的学生,几十年后的成就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智力的差异,而是人格特征方面的不同。 ③ “我能行”,并不是一种狂妄。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能行。人们的智力相差是不大的。据心理学家测试,智力超常者和智力低下者都占很小的一部分,约占95%的人是中等智力。因此,大多数人的确有理由说“我能行”。 ④“我能行”,还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脑科学研究表明,一班人的大脑,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正如一棵平常的西红柿只能结20来个果实,但是日本筑波博览会上的一棵西红柿却结了1300个果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能行”。 ⑤但是,有些人却不是这样。让他们学习一种新知识,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他们总是说:“我不行,我不行。”在这种心态下,就不可能主动地学习,就不会勇敢地往自己的肩上增添压力。遇到一点困难和失败就会心灰意冷,这种失败意识阻碍着自己的努力,减少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不行”是一种地有害的意识。 ⑥我们历来称颂谦谦君子,认为说“我能行”的人是狂妄之徒,这不利于发挥人的潜力,这种偏见扼杀了人们的创造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利于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社会氛围。 ⑦只有坚信“我能行”才能走向成功。 1.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第④段作者运用 ____和_______ 的材料,证明了_______ ___ ( 3分) 3.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指代 ________________ 它用来比喻_ 。(3分) 4.第⑤段画线的“我不行,我不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的突出了他们遇事自卑怯懦的心态。 B.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他们小看自己,没有创新精神。 C.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的突出了他们谦虚谨慎、不争名利的美德。 D.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他们遇事畏缩,缺乏自信的心态。
|
14. 难度:困难 | |
下面两个作文题,请任选其一进行写作 1.兴趣是良师益友,她牵引着你走进趣味盎然的生活,她指引着你一步步去探索神奇美妙的世界,她引领着你去采摘甜蜜的成功果实。有了兴趣的牵引,生活就会更加愉悦、幸福。 请以“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中心明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请以“有一种美丽叫 (善良、坚强、信任、自信、谦让、平淡、仁慈、仁慈、诚实、坚持、大气、积淀、灵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