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B. 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100g C.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5m/s D. 物理课本的重力约30N
|
2. 难度:简单 | |
关于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钢铁做建筑材料,主要应用其导电性能较好 B.用胶木做水壶的手柄,主要应用其导热性能较差 C.用橡胶做汽车轮胎,主要应用其硬度较大 D.用泡沫制成电影道具中的“砖块”,主要是应用其弹性较好
|
3. 难度:简单 | |
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
4. 难度:简单 | |
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
6. 难度:中等 | |
分析下列各种摩擦: (1)走路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 (2)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3)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间的摩擦; (4)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盘间的摩擦 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1)和(2) B.(2)和(3) C.(2)和(4) D.(1)和(4)
|
7. 难度:简单 | |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
9. 难度:简单 | |
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没有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 C.茶杯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
11.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甲车 B.乙车 C.两车都是 D.两车都不是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用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
13. 难度:中等 | |
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
14.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
15. 难度:中等 | |
先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将系有细线的铁块慢慢浸入水中.小明观察了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 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②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 ④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16. 难度:中等 | |
一瓶标有“550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 kg;小明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 kg/m3.
|
17. 难度:中等 | |
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成都开赛,其中游泳项目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游泳馆展开.当运动员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 .
|
18. 难度:中等 | |
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g;放入金属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0ml,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若金属块有磨损后,它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如图2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桌面上的情形,则该桌面 端偏低(选填“左”或“右”),该水平仪检查桌面是否水平所依据的原理是 .
|
20. 难度:中等 | |
天花板上挂了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已知A球会被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排斥,则另外两球的带电情况是:B ,C .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的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向上爬,他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爬至一半,由于体力消耗过大,他停下来休息,为了防止下滑,他可以采取 的方法.
|
22. 难度:中等 | |
重1.2×104N的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则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 N;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受到地面 N的支持力.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是同学们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将重5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物体,当F增大到1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F增大到2N时,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4N,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小华同学在实验完成后认真思考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了探究,该装置相比于甲图所示装置具有 优点(写出一点即可),实验中,用F=5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木板A,物块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则B受到的A的摩擦力为 N,若使木板A做加速运动,则B所受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用100N的水平力将重9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 N,压强为 Pa.A所受竖直墙壁的给它的摩擦力为 N.
|
25. 难度:中等 | |
如图1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则a,b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 ,如果用质量相等的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图2)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并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26. 难度:简单 | |
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 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 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大.
|
27. 难度:中等 | |
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绳子对它产生的4N拉力及小球对墙壁的3N的压力示意图.
|
28. 难度:简单 | |
在图中,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受到一个大小为6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这个拉力.
|
29. 难度:中等 | |
在如图中,某同学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扶手电梯上,请在图中作出该同学所受力的示意图.(O点为该同学的重心)
|
30. 难度:中等 | |||||||||||
小永等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了酱油的密度. 实验一: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如下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1;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C.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上述步骤中 是多余的,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3)由图可得,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酱油的密度为 g/cm3. 实验二:由于实验需要的步骤较多,操作比较麻烦,联想到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小永和小伙伴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塑料小桶改装成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如图所示),使用时只要在小桶内装满待测液体,就可从弹簧秤指针指示的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秤称它们的重力,数据如下表:
(4)分析此表,同学们发现液体的密度与弹簧秤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如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 . (5)若小桶中盛满某种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是2.5N,可推算出了该液体的密度是 g/cm3. (6)请你在图3中的弹簧测力计上标出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将相应刻度线向右延长). (7)若要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
|
31. 难度:中等 | |
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可知: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 (2)为了探究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可用手 (下压/翻转/旋转)平衡的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能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4)如果完全忽略摩擦等因素的影响,用手指水平向右轻弹一下原本静止在滑轮之间某处的小卡片(钩码始终不着地),则小卡片离开后手指后将作 (加速/减速/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碰上右侧的滑轮.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当他在小车左端挂上2N的钩码,右端挂上1.5N的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的 (选填“可能是”“一定是”“一定不是”)平衡力.他翻阅课本发现这个现象与二力平衡条件不完全相符,你认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力的存在,小车受到的这个力大小应该是 N,方向 .
|
32. 难度:中等 | |
“帕斯卡裂桶实验”得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应出来的.这种方法叫 . (2)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 图. (3)比较图a和图d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3.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
34. 难度:中等 | |
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星期天,小华去惠山古镇游玩,参观泥人展览,了解了惠山泥人的制作工序.惠山泥人使用惠山地区的黑泥为材料,泥坯成型需经过“一印、二捏、三格、四镶、五扳”五道工序,成型泥坯自然阴于后再上色.在泥人展上她看到地面上有一个高为1.05m的大“阿福”,如图所示,小华为了估测其密度和质量,立即购买了一个相同材质且等比例缩小的“阿福”小泥人,回家后她测得小“阿福”的高度为10.5cm.质量为275.2g.体积为160cm3. 设大、小“阿福”都是实心的,它们的体积之比等于高度之比的立方,底面积之比等于高度比的平方,则 (1)阿福密度是多少? (2)大、小“阿福”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