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 A.
|
2. 难度:中等 | |
将数据162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62×105 B. 1.62×105 C. 16.2×104 D. 162×103
|
3. 难度:简单 | |
如图放置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
4. 难度:简单 | |
一元一次不等式2(1+x)>1+3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AB=AC,AF∥BC,∠FAC=75°,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 ) A. 15° B. 17.5° C. 20° D. 22.5°
|
6. 难度:中等 | |
图①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m>n)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②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是( ) A. (m-n)2 B. (m+n)2 C. 2mn D. m2-n2
|
7. 难度:简单 | |
如图,△ABC内接于⊙O,连结OA,OB,∠ABO=40°,则∠C的度数是( ) A. 100° B. 80° C. 50° D. 40°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与x轴重合,B的坐标为(﹣1,2),将矩形OABC绕平面内一点P顺时针旋转90°,使A、C两点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 A. (
|
9. 难度:中等 | |
计算: (1)
|
10. 难度:中等 | |
如果关于x的方程x2+2ax﹣b2+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常数a与b互为倒数,那么a+b=_____.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已知AD、BC相交于点O,AB∥CD∥EF,如果CE=2,EB=4,AF=3,那么AD=_____.
|
12. 难度:中等 | |
在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半径为1cm的⊙O,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cm2(结果保留π).
|
14. 难度:简单 | |
边长为1的正方形OA 则a的值为_____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某校组织一项公益知识竞赛,比赛规定:每个班级由2名男生、2名女生及1名班主任老师组成代表队.但参赛时,每班只能有3名队员上场参赛,班主任老师必须参加,另外2名队员分别在2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各随机抽出1名.初三(1)班由甲、乙2名男生和丙、丁2名女生及1名班主任组成了代表队,求恰好抽到由男生甲、女生丙和这位班主任一起上场参赛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或“列举”等方法给出分析过程)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DC=60°,AB=3,BC=6.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
17. 难度:中等 | |
随着科技进步,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如图1,在某一时刻,无人机上的探测器显示,从无人机A处看一栋楼顶部B点的仰角和看与顶部B在同一铅垂线上高楼的底部C的俯角. (1)如果上述仰角与俯角分别为30°与60°,且该楼的高度为30米,求该时刻无人机的竖直高度CD; (2)如图2,如果上述仰角与俯角分别为α与β,且该楼的高度为m米.求用α、β、m表示该时刻无人机的竖直高度CD.
|
18. 难度:中等 | |||||||||||||
某中学开展“唱红歌”比赛活动,八年级1、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图所示. (1)根据统计图所给的信息填写下表;
(2)若八(1)班复赛成绩的方差s12=70,请计算八(2)班复赛成绩的方差s22,并说明哪个班级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更平稳一些.
|
19. 难度:困难 | |
甲,乙两人同时各接受了6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甲比乙每分钟加工的数量多,两人同时开始加工,加工过程中其中一人因故障停止加工几分钟后又继续按原速加工,直到他们完成任务,如图表示甲比乙多加工的零件数量y(个)与加工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观察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点B的坐标是_____,B点表示的实际意义是_____; (2)求线段BC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和D点坐标; (3)乙在加工的过程中,多少分钟时比甲少加工100个零件? (4)为了使乙能与甲同时完成任务,现让丙帮乙加工,直到完成.丙每分钟能加工3个零件,并把丙加工的零件数记在乙的名下,问丙应在第多少分钟时开始帮助乙?并在图中用虚线画出丙帮助后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菱形ABCD的较短对角线BD为4,∠ADB=60°,E、F分别在AD,CD上,且∠EBF=60°. (1)求证:△ABE≌△DBF; (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21. 难度:困难 | |
如图1,在等腰Rt△ABC中,∠BAC=90°,点E在AC上(且不与点A、C重合),在△ABC的外部作等腰Rt△CED,使∠CED=90°,连接AD,分别以AB,A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FD,连接AF. (1)求证:△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图2,将△CED绕点C逆时针旋转,当点E在线段BC上时,连接AE,求证:AF= (3)如图3,将△CED绕点C继续逆时针旋转,当平行四边形ABFD为菱形,且△CED在△ABC的下方时,若AB=2
|
22. 难度:困难 | |
抛物线y=ax2+bx+3(a≠0)经过点A(﹣1,0),B( (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 (2)求∠ACB的度数; (3)设点D是所求抛物线第一象限上一点,且在对称轴的右侧,点E在线段AC上,且DE⊥AC,当△DCE与△AOC相似时,求点D的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