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05•东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AOD平移至△BEC的位置,则图中与OA相等的其它线段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
2. 难度:中等 | |
(2005•扬州)观察下面图案,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如图所示)的平移得到的是( )![]() A. ![]() B. ![]() C. ![]() D. ![]() |
3. 难度:中等 | |
(2005•佛山)下列各组图形,可以经过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
4. 难度:中等 | |
(2006•海淀区)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②所示,那么下面平移中正确的是( )![]()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 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 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
5. 难度:中等 | |
(2005•乌兰察布)如图:把△ABC沿AB边平移到△A′B′C′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若AB=![]() ![]() A. ![]() B. ![]() C.1 D. ![]() |
6. 难度:中等 | |
(2005•扬州)如图,将边长为4的等边△ABC,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A′B′C′,则点A′的坐标为 .![]() |
7. 难度:中等 | |
(2005•黑龙江)在同一平面内,△ABC与△A1B1C1关于直线m对称,△A1B1C1与△A2B2C2关于直线n对称,且有m∥n,则△ABC可以通过一次 变换直接得到△A2B2C2. |
8. 难度:中等 | |
(2005•湘潭)如图,在△AOB中,A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2),点O的坐标是(0,0),将△AOB平移得到△A′O′B′,使得点A′在y轴上.点O′、B′在x轴上.则点B'的坐标是 .![]() |
9. 难度:中等 | |
(2005•宁夏)通过平移把点A(2,-3)移到点A′(4,-2),按同样的平移方式,点B(3,1)移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 |
10. 难度:中等 | |
(2005•济南)如图1,将边长为2cm的两个互相重合的正方形纸片按住其中一个不动,另一个绕点B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若使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如图2,将上述两个互相重合的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AC翻折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后,再抽出其中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AC移动,若重叠部分△A′PC的面积是1cm2,则它移动的距离AA′等于 cm. ![]() |
11. 难度:中等 | |
(2005•山西)如图所示,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使点A平移到A′处,画出放大一倍后的图形.(所画图中线段必须借助直尺画直,并用阴影表示).![]() |
12. 难度:中等 | |
(2005•绵阳)(一)如图,放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现做如下实验: 抛掷一枚均匀的正四面体骰子(它有四个顶点,各顶点的点数分别是1至4这四个数字中的一个),每个顶点朝上的机会是相同的,连续抛掷两次,将骰子朝上的顶点的点数作为直角坐标系中P点的坐标(第一次的点数作横坐标,第二次的点数作纵坐标). (1)求P点落在正方形ABCD面上(含正方形内和边界,下同)的概率; (2)将正方形ABCD平移整数个单位,则是否存在一种平移,使点P落在正方形ABCD面上的概率为 ![]() (二)若将(一)中所做实验用的“正四面体骰子”改为“各面标有1至6这六个数字中的一个的正方体骰子”,其余(实验步骤、作用)均不变.将正方形ABCD平移整数个单位,试求出点P落在正方形ABCD面上的概率. ![]() ![]() |
13. 难度:中等 | |
(2005•中山)将方格中的图案作下列变换,请画出相应的图案: (1)沿y轴正向平移4个单位; (2)关于y轴轴对称. ![]() |
14. 难度:中等 | |
(2005•南通)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0),B(-8,6),O为坐标原点,△OAB沿AB翻折得到△PAB.将四边形OAPB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四边形O1A1P1B1.设四边形O1A1P1B1与四边形OAPB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为l. (1)求A1、P1两点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 (2)求周长L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 ![]() |
15. 难度:中等 | |
(2005•武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1的坐标为(-4,0),以点O1为圆心,8为半径的圆与x轴交于A、B两点,过点A作直线l与x轴负方向相交成60°角.以点O2(13,5)为圆心的圆与x轴相切于点D.![]() (1)求直线l的解析式; (2)将⊙O2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平移,同时直线l沿x轴向右平移,当⊙O2第一次与⊙O1相切时,直线l也恰好与⊙O2第一次相切,求直线l平移的速度; (3)将⊙O2沿x轴向右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与x轴相切于点E,EG为⊙O2的直径,过点A作⊙O2的切线,切⊙O2于另一点F,连接AO2、FG,那么FG•AO2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说明理由并求其值;如果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
16. 难度:中等 | |
(2005•泰安)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如图放置,让三角板在BC所在的直线l上向右平移.当点E与点B重合时,点A恰好落在三角板的斜边DF上. 问:在三角板平移过程中,图中是否存在与线段EB始终相等的线段(假定AB、AC与三角板斜边的交点为G、H)?如果存在,请指出这条线段,并证明;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图中未标识的字母) ![]() |
17. 难度:中等 | |
(2005•陕西)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 (1)描出下列各点,并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5,0),(-5,4),(-8,7),(-5,6),(-2,8),(-5,4); (2)把(1)中的图案向右平移10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图案. ![]() |
18. 难度:中等 | |
(2005•茂名)如图,有一条小船,![]() (1)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 (2)若该小船先从点A航行到达岸边L的点P处补给后,再航行到点B,但要求航程最短,试在图中画出点P的位置. |
19. 难度:中等 | |
(2005•成都)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图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根据图形,解决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格点△A′B′C′是由格点△ABC通过哪些变换方法得到的? (2)如果以直线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3,4),请写出格点△DEF各顶点坐标,并求出△DEF的面积. ![]() |
20. 难度:中等 | |
(2005•三明)今后你将大量遇到用坐标的方法研究图形的运动变换. 如图1,在已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格纸中,图形P的顶点为A,B,C,要将它平移旋转到III图(变换过程中图形的顶点必须在格点上,且不能超出方格纸的边界). 例如:将图形P做如下变换(见图2). 第一步:平移,使顶点C(6,6)移至点(4,3),得I图; 第二步:绕着点(4,3)旋转180°,得II图; 第三步:平移,使点(4,3)移至点O(0,0),得III图. (1)写出A,B两点的坐标; (2)从A,B,C三点中选取你要的点,仿照例题格式描述出另一种与上例不同的路线的图形变换. ![]() |
21. 难度:中等 | |
(2005•吉林)如图,A点坐标为(3,3),将△ABC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A′B′C′,再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A″B″C″.请你画出△A′B′C′和△A″B″C″,并写出点A″的坐标.![]() |
22. 难度:中等 | |
(2005•河源)如图,在方格纸中有形状、大小都一样的两个图形. (1)将左下角的图形绕其右边的顶点A顺时针旋转90°,画出新图形; (2)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用什么方法将得到的新图形重合到另一个图形上. ![]() |
23. 难度:中等 | |
(2005•沈阳)(1)如图1,在方格纸中如何通过平移或旋转这两种变换,由图形A得到图形B,再由图形B得到图形C(对于平移变换要求回答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对于旋转变换要求回答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如图1,如果点P、P3的坐标分别为(0,0)、(2,1),写出点P2的坐标; (3)图2是某设计师设计图案的一部分,请你运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在方格纸中将图形绕点O顺时针依次旋转90°、180°、270°,依次画出旋转后所得到的图形,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但涂阴影时不要涂错了位置,否则不会出现理想的效果,你来试一试吧!注:方格纸中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 |
24. 难度:中等 | |
(2005•无锡)已知图1和图2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 (1)将图1中的格点△AB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请你在图1中画出△A1B1C1;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与格点△DEF相似但相似比不等于1的格点三角形. ![]() |
25. 难度:中等 | |
(2005•扬州)(1)请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将△ABC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6格,得△A1B1C1,再将△A1B1C1绕点B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2B1C2,最后将△A2B1C2以点C2为位似中心放大到2倍,得△A3B3C2; (2)请在方格纸的适当位置画上坐标轴(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在你所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点C、C1、C2的坐标分别为:点C______、点C1______、点C2______. ![]() |
26. 难度:中等 | |
(2005•福州)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圆心为A(3,0)的⊙A被y轴截得的弦长BC=8,如图所示.解答下列问题: (1)⊙A的半径为______; (2)请在图中将⊙A先向上平移6个单位,再向左平移8个单位得到⊙D,观察你所画的图形知⊙D的圆心D点的坐标是______);⊙D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D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D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3)画出以点E(-8,0)为位似中心,将⊙D缩小为原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