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推测法 B. 调查法 C. 比较法 D. 模型制作
|
2. 难度:简单 | |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 A. 进行呼吸 B. 生长和繁殖 C. 新陈代谢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3. 难度:简单 | |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现象能够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青蛙冬眠 D. 南橘北枳
|
4. 难度:中等 |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 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C. 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D. 围湖造田,扩展用地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 生物圈能为大多数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D. 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
6. 难度:中等 | |
“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连叶荷田田”,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主要是受了()的影响,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充分考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A. 温度、水分 B. 水分、日照 C. 光照、温度 D. 温度、土壤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 阳光→草→牛→虎 B. 鼠→蛇→鹰 C. 鹰→蛇→青蛙→昆虫 D. 草→兔→鹰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湖泊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
9. 难度:简单 |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应牢牢铭刻在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 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 围湖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C. 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 D. 生物圈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
|
10. 难度:中等 | |
在一成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稳定的食物链:甲→乙→丙→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B. 该食物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四营养级 C. 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丁灭绝,丙的数量是先增加再减少 D. 若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丁体内的农药浓度最高
|
11. 难度:简单 | |
废弃的塑料制品成为土壤污染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因为它们都是有毒物质 B. 它们因不能自然分解而破坏土壤结构 C. 它们减少土地的使用面积 D. 它们分解后产生有毒物质
|
12. 难度:中等 | |
设计对照实验来获得证据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研究中没有设计对照实验的是 ( ) A. 鹅颈瓶实验 B. 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 C. 测定人的反应速度 D. 甲状腺激素对青蛙发育影响实验
|
13. 难度:简单 | |
2018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为节约时间尽可能开私家车出行 B.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 避免长明灯和长流水 D. 退耕还林
|
14. 难度:简单 | |
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要用干湿计分别测量裸地、茂密的灌丛和树林中的湿度。获得的数据中起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 A. 裸地 B. 树林 C. 茂密的灌丛 D. 任意一组
|
15. 难度:中等 | |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生活环境是指( ) A. 生物生存的空间 B. 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 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D. 以上A,B,C都是
|
16. 难度:简单 | |
|
17. 难度:简单 | |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被称为“地球之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_____生态系统。
|
18. 难度:中等 | |
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此被称为__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______________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
20. 难度:中等 | |
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是对_____环境的适应;人在冬天容易打哆嗦,是对_____环境的适应。
|
21. 难度:中等 | |
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______。生物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______,水圈的大部和______的表面。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
22. 难度:中等 | |
18世纪中叶,远洋航行的人们发现在船上容易患坏血病,英国医生通过实验法得到了治疗坏血病的方法.他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进食,其中A组:每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B组不给橘子和柠檬.据观察,A组进食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A组都恢复了健康,另外B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来他将这一方法建议用于英国海军,此后英军很快成为了世界海上霸主.请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看了该实验,你认为他所要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合理性,除实验变量外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_____(填字母代号). A.相同的条件 B.不同的条件 C.相对的条件 D.相似的条件 (2)科学家所提出的探究实验问题是_____? (3)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组是_____组. (4)限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人们并不知道是橘子和柠檬中丰富的维生素C治疗了坏血病.为了能得到“维生素C可以治疗坏血病”这个结论,现给你维生素C片,你只需要将实验中的_____改为维生素C片即可.
|
23. 难度:中等 | |
(题文)小巧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1)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3)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