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四个时期,在幼虫期吐丝结茧 B.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 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D. 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
2. 难度:简单 | |
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A. 身体分部 B. 足和触角分节 C. 具有外骨骼 D. 具有足和翅
|
3. 难度:简单 | |
海龟每年按时从上千公里外的海域游到特定的岛屿,在夜间爬上沙滩完成产卵活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雌海龟产卵后用沙子遮盖是一种后天性行为 B. 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构成的运动系统是海龟运动的结构基础 C. 海龟用肺呼吸、心脏四室,为生命活动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D. 海龟体温恒定、陆地产卵,生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C.
|
5. 难度:简单 | |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关于鲫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 尾鳍保持鱼体平衡 C. 鳃进行气体交换 D. 身体纺锤形减小阻力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A. 鲍鱼 B. 鳄鱼 C. 鲨鱼 D. 鲸鱼
|
7. 难度:中等 | |
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鲫鱼适应水中生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蚯蚓靠刚毛的收缩就能进行运动 B. 鲫鱼向前的动力来自尾鳍 C. 蚯蚓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D. 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生物特征中,可作为区分鸟类、哺乳类的分类特征的是 A. 身体是否被鳞片 B. 是否用肺呼吸 C. 是否胎生哺乳 D. 是否生活在水中
|
9. 难度:简单 | |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河蚌的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 鲤鱼的鳃,利于在水中呼吸 C. 蜥蜴体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 D. 蜜蜂的外骨骼,适于飞行生活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选项中,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 蜘蛛 B. 涡虫 C. 虾 D. 蝗虫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生物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海带和紫菜都属于藻类 B. 鱿鱼属于软体动物 C. “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 D. 乌龟属于两栖动物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B. 食物链结构的组成成分 C. 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D. 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动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家鸽气囊辅助呼吸,适应飞行生活 C. 蛔虫消化管结构简单,适应寄生生活 D. 河蚌体表有角质层,适应两栖生活
|
14. 难度:简单 | |
以下几种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 大鲵 B. 蜥蜴 C. 中华鳖 D. 扬子鳄
|
15. 难度:中等 | |
鲫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鯽鱼游泳时,靠各种鳍产生向前的动力 B. 鯽鱼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其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C. 鲫鱼体形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D. 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
|
16. 难度:简单 | |
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比其他动物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具有胎盘 B. 体温恒定 C. 胎生哺乳 D. 大脑发达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B. 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不利的 C. 蜘蛛是一种节肢动物,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D. 长颈鹿为躲避敌害快速奔跑,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A. 蜥蜴 B. 青蛙 C. 鳄鱼 D. 海龟
|
19. 难度:简单 | |
香菇是一种食用真菌,下列属于香菇特征的是 A. 无细胞核 B. 有叶绿体 C. 孢子生殖 D. 单细胞
|
20. 难度:简单 | |
酿制葡萄酒时,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的是 A. 青霉 B. 根瘤菌 C. 酵母菌 D. 醋酸菌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生物中,属于细菌的是 A. 酵母菌 B. 蘑菇 C. 大肠杆菌 D. 霉菌
|
22. 难度:中等 | |
下列广告语中,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本化肥含磷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B. 本洗衣粉含能高效分解油污的蛋白酶,洗涤效果佳 C. 本酸奶含乳酸菌,适量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D. 本药品含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感冒
|
23. 难度:中等 | |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事例对人类不利的是 A. 青霉菌产生青霉素 B. 甲烷细菌产生沼气 C. 痢疾杆菌生活在人的肠道中 D. 醋酸菌用于酿醋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菌的生殖方式都是孢子生殖 B.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细菌都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D. 细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细菌与真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B. 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都是用来繁殖后代的 C.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物膜中充当分解者,促进物质循环 D.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是共生体,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
|
26. 难度:中等 | |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在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爆发流行,该病由埃博拉病毒引起。有关该病及病毒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B. 病毒依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和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C. 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 D. 给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注射该病痊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力
|
27. 难度:中等 | |
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B. 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 C. 病毒都寄生在活细胞内 D. 微生物对人类都有害
|
28. 难度:中等 | |
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 细菌和真菌都营腐生生活 D. 细菌和真菌主要依据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
2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B. 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可以大量使用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 D.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有些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
30. 难度:中等 | |
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 B. 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葫芦藓 C. 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有一片子叶---花生 D.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肾蕨
|
31. 难度:中等 | |
艾滋病、肝炎、禽流感等许多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活在细菌内的病毒又叫噬菌体 B. 病毒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 D. 病毒利用自身的物质进行繁殖
|
32. 难度:中等 | |
襄阳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香醉的牛肉而配上地道的老襄阳黄酒开始的。在黄洒酿制过程中与转化酒精有关的微生物是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霉菌 D. 醋酸菌
|
33. 难度:简单 | |
超级细菌是因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多重耐药菌,位居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首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超级细菌是营寄生生活的原核生物 B. 超级细菌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 抗药性是超级细菌形成的有利变异 D. 侵入人体的超级细菌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
|
34. 难度:简单 | |
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 细菌和真菌主要依据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D. 细菌和真菌都营腐生生活
|
35. 难度:简单 | |||||||||||||
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A. I和Ⅱ B. .Ⅱ和Ⅲ C. I和Ⅲ D. Ⅱ
|
36.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属原核生物 B. 病毒由细胞构成 C. 病毒繁殖能力强,能独立繁殖自己的后代 D.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能携带外源基因进入正常细胞
|
37. 难度:中等 | |
真菌分布非常广泛,下列有关真菌描述正确的是 A. 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某些真菌可以与藻类共生 C. 制作酸奶与酵母菌将关 D. 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真菌
|
38. 难度:中等 | ||||||||||||||||
为探究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变化,分别定时从冷、热水口接等量的水,测定结果如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冷水口接的饮用水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B. 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C. 本实验只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D. 使用饮水机,应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
39. 难度:中等 | |
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关于肝炎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细菌病毒 B. 遗传物质在细胞核 C. 观察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 D. 可以寄生或独立生活
|
40. 难度:中等 | |
甲型流行性感冒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共患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型流感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B.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 甲型流感病毒性状由体内蛋白质控制 D. 接种流感疫苗获得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
41. 难度:中等 | |
鸟类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啄食害虫、传播种子、传递信息,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图1为家鸽的外形,图2和图3是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鸽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并被覆羽毛,_____。其适应飞行的特点还有骨骼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长骨_____,充满空气;胸骨发达,两侧附有发达的胸肌等;除了用肺呼吸外,体内还有能储存大量空气辅助呼吸的结构叫_____。 (2)在鸡卵的结构中,能供给营养物质的是图2中的_____。(填写标号) (3)用剪刀轻轻敲打鸡卵的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_____,其作用是贮存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4)用剪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如图3所示)仔细观察,卵黄的表面有一个乳白色的小圆点是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该结构就是图2中的_____。(填写标号)
|
42. 难度:中等 | |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请分析回答: (1)某些生物与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形成不同的呼吸结构。如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与此相适应的呼吸结构及其特点分别是________;家鸽飞行需要大量氧气,与之相适应的呼吸方式和辅助呼吸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 (2)某些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成具有一定作用的体表结构。如蛔虫体表有________,能防止人体消化液侵蚀,适于奇生生活;蝗虫和蜥蜴体表分别有________,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某些生物与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以一定的生殖发育方式维持种族的延续。如青蛙的发育方式是________。蝌蚪生活在水中,主要以藻类为食,青蛙成体水陆两栖生活,主要以昆虫为食。这些生活习性,可以减少同种生物之间________的生存斗争。 (4)生物进化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
|
43. 难度:中等 | |
湖北省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植物238种,高等陆生脊椎动物231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和麋鹿。图示为保护区内部分物质循环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分析作答: (1)图中所示①②③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其中③是由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完成的。 (2)水绵、衣藻等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中有_________,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3)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4)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它和_________(填图中动物名称)一样,是恒温动物。 (5)麋鹿俗称“四不像”,野生的麋鹿群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_________的特征。 (6)保护区内生物丰富,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的多样性。
|
44. 难度:中等 | |
请阅读下面材料。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李兵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上甲型H1N1流感。老师为此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要求李兵同学回家治疗;②要求学生经常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③要求学生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④要求学生上、下学路上要戴口罩;⑤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⑥要求学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⑦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打流感疫苗。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病原体结构简单,没有______结构,由______组成。 (2)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______。 (3)在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______(填序号)。 (4)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5)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______,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______。
|
45. 难度:中等 |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________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B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__________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