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汇编: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麝牛成群生活时,如果遇到狼群,雄牛会围成一团圈,头朝外面,把雌牛和小牛围在圈内,避免被狼伤害,这种现象称为

A. 竞争    B. 合作    C. 捕食    D. 寄生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沙漠植被之王梭梭的种子,萌发所用时间是最短的,只需两三个小时。对于沙漠植物来说,影响萌发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

  1. 温度         B.水分         C.空气         D.光照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若将绿藻甲、乙、丙、丁四组分别放置于:湖泊、100m深的海中、800m深的海中,50m深的海中,首先死亡的是生活在何处的绿藻?( )

A. 甲    B. 乙    C. 丙    D.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蛇和青蛙    B. 猫头鹰和田鼠

C. 蜜蜂和花    D. 一块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哪种生物不是营寄生生活的

A. 蛔虫    B. 猪肉绦虫    C. 血吸虫    D. 水螅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通过“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我们观察到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特点是(  )

A. 明亮、潮湿    B. 阴暗、潮湿    C. 明亮、干燥    D. 阴暗、干燥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呈刺状。这是对下列哪一非生物因素的适应?   

A寒冷          B缺水          C大风           D强光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体现了(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环境能适应生物    D. 环境能影响生物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们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一旦栽倒其它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改变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活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某学习兴趣小组设计了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10只鼠妇,过一段时间观察统计鼠妇的分布情况,下表是该小组重复实验5次所统计数据的平均值。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环境 时间(分钟)

2

3

4

5

6

7

8

9

明亮

7

4

1

0

0

0

0

0

阴暗

13

16

19

20

20

20

20

20

 

 

A. 该实验过程明暗两种环境的差异只能是光照

B. 该小组重复5次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C. 实验中明暗两种环境所放入的鼠妇大小可以不同

D. 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的

B. 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C. 生物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D. 生物与环境是有关系的,生物的生存是受环境主宰的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 “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C. 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D. “适者生存的生物,将永远都能适应环境。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    C. 阳光    D. 空气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营养物质 空气 阳光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A. ⑴⑶⑵⑸⑹⑷    B. ⑹⑴⑵⑶⑷⑸

C. ⑷⑸⑶⑹⑴⑵    D. ⑶⑹⑷⑸⑵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的环境就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C. 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企鹅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稻田里的二化螟(害虫)与水稻之间的关系属于

A. 竞争关系    B. 合作关系    C. 捕食关系    D. 寄生关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极地狐的耳朵大小、形状与大耳狐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空气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根瘤菌与大豆的根共生,根瘤菌的作用是(     )

A. 固氮    B. 提供二氧化碳    C. 提供水分    D. 提供无机盐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

A. 阳光    B. 害虫    C. 空气    D.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 201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哪一附图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什么相适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至少答出两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用水蚤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

(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

(3)实验中20℃或28℃中都有生存的个体,它们都是_____的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到了_____作用.

(4)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说明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如果生物缺少适应环境的变异就要被环境所淘汰.这种在_____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_____

 

六、综合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近期,媒体频频报道各地中小学、幼儿园突发诺如病毒感染事件。诺如病毒会导致感染性腹泻,多发在秋冬季节。该病毒传染性很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专家建议:注意个人饮食卫生,能有效预防该传染病。请回答。

(1)资料中划线部分说明影响诺如病毒生活的因素属于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___因素。

(2)诺如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________。专家的建议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抗生素治疗该传染病有效果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草、兔、狐、狼四类生物可构成一个简单的食物网,试绘出这一食物网,并回答问题:

(1)绘出食物网:

_______________

(2)兔是影响草生活的______因素,水分、温度则是影响草生活的______因素。

(3)草的颜色一般为绿色,有利于吸收太阳光,兔的体色一般与栖息环境一致,有利于躲避敌害,这些现象说明生物能________一定的环境。草场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兔数量的激增又会破坏草场,这又说明生物对环境又有________

(4)在绘出的食物网中,兔与草是________关系,狼与狐是________关系。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探究题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常看到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放在冰箱低温储存室内的馒头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3)制定计划:①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馒头、两个相同塑料袋、冰箱、线绳、记录纸笔;

②实验步骤:

A:取两个馒头分别置于塑料袋中,用线绳扎紧,一个置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另一个置于潮湿的________中.

B:每天记录的现象如下表:

时间   环境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温暖潮湿

没有发霉

少许霉菌

很多霉菌

非常多的霉菌

长满了霉菌

低温潮湿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4)此实验是一个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5)得出结论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